>>> 2003年第11期

活血消痈食茄子

作者:徐传宏




  
   茄子在生物学上属茄科茄属。别名落苏、酪酥、昆仑瓜等。茄子原产印度东部,并在印度最早驯化栽培,至今印度仍有原始野生种。茄子传入我国大约在公元3~4世纪,晋时嵇含的《南方草木状》中就有(华南一带)茄树的记载。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还记载了当时南北各地种有白茄、水茄,江南一带种有藤茄(今宁波等地仍沿用“藤茄”一词)。
   茄子品种类型很多。以茄果的形状分有圆形类和长形类两种。茄子的颜色除了常见的紫色茄子外,还有白色和绿色的。据传,隋炀帝喜欢吃茄子。他见茄子形状和颜色比较独特,就赐“昆仑紫瓜”的雅号,在一些古籍中称的“昆仑瓜”就是茄子。宋代诗人吴安晓的《茄诗》云:“青紫皮肤类宰官,光圆头脑作僧看。”咏的是紫色大海茄。黄庭坚的诗句:“君家水茄白银色,殊胜坝里紫彭亨。”前句指的是白色茄子,后一句说的是胖乎乎的紫色圆茄。
   茄子运用烧、熬、炸、煮、蒸等烹调方法,能做出许多风味极佳的菜肴来。在明代高濂着的《遵生八笺》就载有糖蒸、糟、烧、糖醋等食茄八法。
   据测定,茄子含水分92.8%。每百克含蛋白质1.0克,脂肪0.1克,碳水化物3.5克,粗纤维1.9克,灰分0.4克,钙55毫克,磷2毫克,铁0.4毫克,胡萝卜素180微克,维生素A 30微克,维生素B10.03毫克,维生素B20.03毫克,烟酸0.4毫克,尼克酸0.6毫克,维生素C 7毫克。此外,还含有微量元素锰、锌、硒等以及维生素E、维生素P、葫芦巴碱、水苏碱、胆碱、龙葵碱等多种生物碱。茄子营养丰富,不仅能够烹调出各种美味佳肴,还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由于茄子所含营养成分种类较多,故食茄可补充机体活动的多种营养之需。由于碳水化物含量较高,可供热能消耗之用;所含维生素E、P等可增加人体细胞间黏着力,提高毛细血管抵抗力,能防止出血;所含生物碱对降低血胆固醇含量具有独特功能,故被认为能抗血管硬化,在美国已被列入降血胆固醇十二法之一。由于常食茄子能增强血管功能及抗血管硬化,故近年来也有人认为多食茄有抗衰老作用。但古代文献有多食“令人腹痛下利”、“动气发疮”、“女人能伤子宫”及“秋后食之损目”等说法,因此,还是以适量食用为宜。
   祖国医学认为,茄子性凉,味甘。功效活血散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通络、宽肠利气。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肠风下血、热毒疮疡、皮肤溃烂、乳裂乳痛、风热隐疹等病症。我国民间茄子的食疗验方不少,现介绍几则供读者试用:
   茄子250克,熟食。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发热恶寒、疟疾、瘕疝。
   茄子250克,清蒸,加调味品连服数天。功能健脾和胃。适用于脾不健运、胃口不开。
   茄子(紫色)500克,与粳米250~500克,同煮成饭。每天分3次服食,连食3~5天。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肝炎黄疸。
   茄子250克,捣泥外敷。功能活血消痈。适用于疮痈红肿、冻疮。
   茄子400克,去柄、蒂、皮,洗净,切条,下六成热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备用;芝麻50克,去杂,洗净,下锅炒香。原油锅留少量底油,下葱花、姜丝煸香,放入茄条、煸炒,加入精盐、酱油、味精、清水适量,烧沸后改文火焖烧至茄条入味,用湿淀粉勾芡,出锅装盘,撒上芝麻,淋上麻油。功能润五脏、清热解毒、活血消痈。适用于热邪所致的发热恶寒肿毒以及瘀血内停的 瘕、疝痛等。此方也适用于阴虚肠燥便秘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茄子性寒,虚冷之人、大便溏泄者不宜过多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