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2期

肠道微生态与中药作用密切相关

作者:李仪奎




  中药与西药不同,西药一般都是单体化合物,在肠道内吸收一般与肠道细菌并没有多大关系。中药则不然,成分复杂,有机物多,有许多成分会在肠道内受到微生物的作用。例如苷类物质,常为中药所含的活性成分,如人参中的人参皂苷,黄芪中的黄芪甲苷,大黄的有效泻下成分大黄蒽苷,龙胆或秦艽中所含龙胆苦苷等,但这些苷类化合物由于分子量大,亲水性高,是不易被肠道吸收的,它们必须在肠道内被微生物水解成苷元,苷元才是被肠道吸收起药效作用的物质。为什么中药对于有些人有效,对有些人疗效不好,往往有较大的差异,除体质因素之外,每个人肠道微生态菌群的差异也是重要因素,笼统而言就是与脾胃功能有关。故善补者,必先调理脾胃。试想,如果吃了人参、黄芪,而人参皂苷不能转化为苷元,黄芪分解不出黄芪甲苷元,则起不到滋补作用。不仅滋补药如此,其他药也有类似情况,服用大黄,常发现有耐受现象。开始很有效,以后必须增多剂量,否则逐渐失去泻下作用,为什么?近年来的研究认为,主要是因为大黄抑制了肠道菌群的生长繁殖,因而没有足够的细胞把蒽苷分解为苷元了,而直接起泻下作用的是苷元——大黄酸而不是蒽苷,所以泻下作用就减弱了。龙胆苦苷,过去认为是秦艽、龙胆抗炎、保肝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其抗炎作用的强度与血中龙胆碱、龙胆醛的含量呈正相关,而不是同苦苷本身呈正相关,而龙胆碱、龙胆醛,是龙胆苦苷分解出的苷元的代谢物。以上种种事实说明,中药中的成分并不一定就是中药中真正起作用的成分。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中药血清药理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也说明了肠道中微生态与用药作用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