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2期

走出自行用药的误区

作者:郭随章




  用药的最终目的是治愈疾病,但并不是每个病人都能如愿以偿,药到病除。因为医药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大学要学5~7年,比一般大学时间还长。有时,即便医生的诊断与用药都正确无误,但患者用药不遵医嘱,不够规范合理,自行其是,也会导致疾病久治不愈,甚至越治越复杂、越治越糟糕的局面。
  
  用药瞒医生
  
  俗话说“病不瞒医”,意思是生病不能讳疾忌医。生病就医时,应该主动告诉医生以前用过什么药,现在正在用什么药,用这些药物治疗时出现过哪些反应,这些有助于医生选择药物,在确定治疗方案时能全面考虑,扬长避短。如以往使用某药出现过敏反应,医生就会避开在化学结构或性质上雷同的药物而另选它药,以防止再次出现过敏反应;又如曾使用某药确实无效,医生即会考虑,选有效药物治疗。
  
  混淆“补”与“治”的界限
  
  当今,“补”字的含义既含糊又复杂,各种保健品、饮料、滋补剂纷至沓来,加之这些商品广告经常夸大其词,过分渲染,使得某些患者以“补”代药,生病时首先想到的是“补”,而不是积极求医问药。就现代医学观点而言,某些经科学验证的滋补剂,应是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调节剂,对某些疾病能起到生物调节的功能,在治疗过程中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但绝不能替代药品。
  
  任意改变用药剂量
  
  身受病痛折磨的病人常常操之过急,误以为增加用药剂量或次数可增强药效。一般说来,在一定范围内药物剂量(或血药浓度)的增加,药效亦随之而增强,但这种药物的剂量与效应关系是有限制的。当给药后,血药浓度随给药次数增多而缓慢上升,当升至最大效应时再增加用药的剂量,不仅疗效不会增强,反而会产生毒副作用。
  
  任意停止用药
  
  人们用药常沿用一种错误的“自愈标准”,譬如因头痛发热使用解热镇痛药治疗,当体温退至正常或疼痛缓解、消失,即认为疾病已完全治愈,于是擅自减药、停药。此举看来似乎无可厚非,但有时疾病的成因和发展是很复杂的,同样是头痛发热,常是多种疾病所引起的,解热镇痛药所起到的作用仅是解热镇痛、对症治疗,如果在停用解热镇痛药的同时也停用病因治疗药物,此时症状虽退,但病因犹存,因而潜伏着复发的隐患。所用的药该不该减量,何时停用为好,决不能根据某些局部或全身症状的暂时缓解或消失来判断,而应依据病人临床情况作全面的综合分析,遵医嘱用药。
  
  过于寻求“药到病除”
  
  有的病人用药后未能及时解除疾苦、出现较好疗效,便怀疑所用药物是否管用,急于要求医生更换药物,或者自购非处方用药,甚至想方设法寻觅偏方验方,以期望瞬间带来神奇疗效。此类病人大多心情焦虑,对正规治疗失去信心,因而经常把注意力放在更换药物上面。有时,一种药物需要一段时间的使用才能发挥疗效,这样频繁地更换药物,既耗精力,又费金钱,而最终并不能获得预期疗效。
  上面所谈到的一些问题,是最为常见的用药弊端,也是一些病人及家属的错误认识与做法,已经步入这些误区的人们一定要学习医药知识,听从医师、药师的劝告,及早走出误区,遵照医嘱,咨询药师,相互间交流用药经验和情况,正确用药,使病情及时得到控制和根治,取得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