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5期

他汀家族的新秀

作者:徐济民




   高血脂最直接的坏作用是使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病因之一。目前,临床上运用的调脂药种类较多,其中“他汀”家族是主力军之一。
   阿托伐他汀(商品名立普妥)是一种新型合成的他汀类调脂药。它对降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作用优于它的“兄弟”洛伐他汀(美降之)、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普拉固)和氟伐他汀(来适可)。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TG)在血液中循环,作为参与载脂蛋白复合物的组成部分及载脂蛋白进行超速离心,可使其离心成为高密度脂蛋白(H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等成分。在肝脏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被合成VLDL,并被释放入血浆中,运输到周围组织。LDL是由VLDL生成,并通过与其高亲和性LDL受体的结合而被分解。临床和病理研究都显示,总胆固醇(TC)、LDL和载脂蛋白Apo-B水平升高都能促进人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则能降低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在动物实验模型中,阿托伐他汀能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胆固醇合成中的限速酶)和胆固醇在肝脏的生物合成而降低血浆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并能通过增加肝细胞表面LDL受体数目,而增加LDL的摄取和分解代谢,也能减少LDL的生成和其颗粒数。
   由此,可以看出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强效的调脂新药。除有较强的调脂作用外,尚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有减少脂质浸润和泡沫细胞形成,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等作用。据报道,有人观察到阿托伐他汀每日用20毫克治疗16周,使LDL-c降低 42.5%,而辛伐他汀每天20毫克治疗16周,使LDL-c降低38.4%。另有人观察到阿托伐他汀还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阿托伐他汀口服后生物利用度为12%,服药后2~4小时血浆浓度达峰值。半衰期为14小时,本药主要在肝脏代谢,仅2%的药物以原型从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患者不一定要调整药物剂量。大量饮酒或有肝病史的患者慎用。活动性肝病或不明原因的持续性转氨酶升高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用法:一般剂量为10~20毫克/天,最大剂量为80毫克/天。常见不良反应是便秘、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和腹泻。偶见转氨酶升高、肌痛。很少有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药。
   若与环孢素、纤维酸类衍生物、烟酸、红霉素及吡咯类抗真菌药等合用时,应注意可能会增加发生肌痛的危险性。服药期间如有肌痛、肌肉触痛或无力,特别当伴有全身不适或发热时,应及时就医诊治。并应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肌酸激酶(CPK)等安全性指标,以防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