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10期

警惕更年期抑郁焦虑综合征

作者:郑安琳




  
  许多更年期妇女常会因为全身潮热、皮肤蚁行感、失眠、早醒、肌肉关节疼痛、心悸、胸闷、咽部异物感或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去内科或妇科就诊。一般医生会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而用雌激素替代治疗或用中药进行调理,但有相当部分患者并不见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大多数中年妇女都会在45~50岁绝经期前后产生一些轻重不一所谓的更年期症状,现代都市中的许多白领女性甚至在35岁左右即可出现这些更年期症状,甚至部分人可伴有月经紊乱或闭经,因此,也会被疑为“早更”或“早早更”。以往传统的观念认为,这与女性更年期阶段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其实,有更年期症状的妇女中有相当比例的人群雌激素或孕激素水平并不低下,即使对部分雌激素水平偏低的人应用激素替代治疗后症状也未必见到明显好转;相反,仔细追诉后却可发现多数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性抑郁和焦虑的背景,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无原因的疲乏、无法控制的焦虑、注意力不能集中、健忘、容易激动、自信心下降,严重的可出现消极悲观,如果有以上四五条同时存在,加上前述的躯体症状,基本上可以诊断为“更年期抑郁焦虑综合征”。
  产生这种病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这些患者性格特征大多属于急躁(包括内急和外急)、争强好胜、情绪不稳定、敏感、做事追求完美、暗示心理重、胆子却小,其中不乏性格内向的。此外,症状出现前往往会有一些不能摆脱的不愉快的社会心理因素,如工作中压力和剧烈的竞争带来的紧迫感,家庭生活中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子女教育带来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对自己健康产生的忧虑,或在潜意识中担心更年期后自己不能成为称职的妻子……其实,这正是患上了还未引起医务人员广泛重视的更年期抑郁焦虑综合征。产生这种症状的物质基础是大脑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水平降低有关,因此,不是简单的思想工作和劝慰能解决的问题,也不应随意使用激素替代治疗,滥用雌激素反而会引起女性乳房或子宫癌的发病率增高,这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
  因此,中年女性如果出现上述躯体和精神症状,可去心理咨询门诊请专业医生诊治或进行抗抑郁治疗。新一代抗抑郁药物如百优解、佐洛复、赛乐特、怡诺思等疗效明显,副作用小,不会产生环类抗抑郁剂导致的嗜睡、口干、头晕或心脏症状。但必须注意所有抗抑郁药物起效都较慢,大约2~4周后症状才开始缓解,因此,治疗时要有耐心。
  一般患者如能辅以心理治疗,提高自己的心理防卫能力,并坚持服药6~12个月左右,大多可获得临床治愈。
   (作者每周二上午有心理咨询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