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11期

自己把关

作者:胡晋红 王忠壮




  中医治病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年龄、性别、体质与基因多态性使得一些病人对某些药物耐受性较差或超敏,易于出现过敏反应。总体上女性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比男性多,幼儿和老年人较成人多,这与药物代谢速度、肾脏排泄功能及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此外,病理状态下机体功能紊乱,较正常人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如体虚羸弱或营养障碍、食纳不佳等容易出现胃肠道反应 ;2000年版中国药典剂量的关木通连续使用3个月,对正常大鼠无影响,而对肾功能异常者则导致肾损害。患者了解一些常识,有助于防范中药不良反应。
  主诉及用药咨询 患者就医时一定要详细说明自己的感觉,并全面反映自己的生活习惯、目前正在使用的药物及药物过敏史,让医生寻找病人身体的积极因素,借助中药对证治疗。此外,现代药师不再是简单的发药者,而是全方位积极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药学服务实施者,病人有用药方面的问题要及时与药师沟通,将用药后的感觉及疑问反映给药师,以取得药师的药学服务,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或加重。
  严格遵从医嘱 清代名医徐灵胎曰:“病人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非特无功,反而有害,此不可不看也。”用药依从性是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因社会分工不同,一般人掌握的医药知识有限,这就要求人们提高用药依从性,正确执行医嘱,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并摒弃下列极端倾向:
  一是盲目相信中药,自作主张长期使用中药或自己开方断续使用 ;或未正确领会医嘱,想当然地为自己开药长期用药;或自己加用药物及不注意食忌,造成损害,如民间习惯用乌头泡酒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某病人乌头中毒,系在服用含有川乌成分的中药丸剂后,加服自制药酒 (含草乌),除了乌头类药味用量叠加增大外,酒精也会增加乌头生物碱的浸出和吸收,导致中毒。
  二是因噎废食,公众应该正视中药不良反应,不应将有不良反应的药品看作不合格的药品,也不应与“毒药”、“假药”、“劣药”以及“不能使用的药”相提并论,更不能因为中药有不良反应就觉得中药不可信,或者觉得说明书中不良反应写得越全面,其副作用就越大,其实说明书中不良反应提示得越多,说明该药研究得越透彻,安全性越高,越能保护病人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