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第12期
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安全用药(下篇)
作者:黄仲义
解热镇痛药是广泛应用于各类感冒的常用药物,妊娠妇女往往在妊娠早期,不知怀孕情况下已经使用这类药物,一旦发现已怀孕后,顾虑重重,深恐已使用的解热镇痛药物影响胎儿甚至恐惧畸胎发生。东打听、西求医,有时尚不得一解。作者根据文献资料及其危险等级,对这类药物与妊娠哺乳关系作一介绍。
在各种不同品牌的解热镇痛药中,其基本组分一般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伪麻黄碱、扑尔敏等,现介绍如下:
1.对乙酰氨基酚
本品对于妊娠危险度分级属B类,虽其药代动力学特点可透过胎盘屏障及排泌入乳汁(低浓度)。经临床证实,妊娠各期服用本品安全,哺乳期妇女应用后对新生儿及婴幼儿安全,故可应用于妊娠各期缓解疼痛、发热及哺乳期母体退热。
但由于本品固有不良反应,大剂量长程应用可引起母体贫血和新生儿肾病,此外哺乳期妇女应用时需注意新生儿过敏反应,曾有新生儿皮疹报道。
一般单次剂量应低于500毫克,一日总量不宜超过2.0克,一般使用5~7天。
2.伪麻黄碱
伪麻黄碱是复方感冒治疗药物中常见组成成分,主要用于解除鼻塞、鼻充血等症状。本品属于交感神经胺类药物,可具有动物致畸性,但对人类致畸性未能证实,故对于妊娠危险度分类属于C级。其药代动力学特点可排泌入乳汁。在23万例妊娠妇女研究中,940例新生儿母体曾在妊娠头3个月中应用过本品。37例(3.9%)见有分娩后缺陷,但未证实与药物相关性。本品虽可排泌入乳汁,但1 000毫升乳汁中仅含本品0.25~0.33毫克,与剂量相关临床效应未见报道,因此本品可用于妊娠期妇女(临床沿用至今)。美国儿科学会再度评价后认可用于哺乳期妇女。
3.氯苯那敏 (扑尔敏)
本品对于妊娠妇女危险度属于B级,临床对照研究资料不全,但已广泛应用于妊娠各期妇女。23万例妊娠妇女回顾性资料分析,61例新生儿母体在妊娠头3个月中应用本品,3.3%见有分娩后缺陷,但未能证实与药物具有相关性。故现沿用于妊娠与哺乳期妇女。
4.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
(1) 阿司匹林
从其发现至今已愈100年,现仍在临床广泛应用,常作为首选止痛药,因此对其在妊娠和哺乳期应用需予以评价。本品对妊娠妇女危险度属于C级,其药代动力学特点是本品可透过胎盘屏障,且新生儿水杨酸浓度高于母体,本品可排泌入乳汁,且高剂量时可导致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和增加产期死亡率,还可影响母体和新生儿凝血机制导致出血危险性增大。
因此在妊娠期因发热、止痛时需服用解热镇痛药时,应以对乙酰氨基酚取代本品。为避免对新生儿凝血机制造成影响,哺乳期母体应谨慎使用本品。
(2) 布洛芬
布洛芬对妊娠妇女危险度分级为C级,但在妊娠后3个月危险度系数变为D级。本品基本不排泌进入乳汁,但本品药效学为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因此抑制分娩延长产程,在妊娠后期使用造成宫内动脉导管狭窄,使新生儿出现持续肺动脉高压。
因此,妊娠期应避免使用本品(特别是后3个月),哺乳期可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