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2期

留守故土的王教授

作者:陈圣祺




  
  上海某大学的王教授原本是个性格开朗的人,退休以后也曾经参加过所在社区的一些活动,最近两年来,由于重听,不便与人沟通而赋闲在家。1年前曾经到美国与儿子一家团聚,本来计划在美国安度晚年,但因为人生地不熟,加上生活也不习惯,因此只住了短短的三个月就与老妻赶了回来。最近半年,他的妻子发现王教授的兴趣没有过去高了,常常若有所思地一个人闷闷地坐上几个小时;并一反平时喜欢看电视新闻的习惯,到了播映的时间,也似乎心不在焉。有时又显得心神不宁的样子,无目的在家里走来走去。脸上也失去了往日的微笑,经常挂长了脸,好像受了很大的委屈。王教授的妻子非常着急,反复询问才了解丈夫的心情一直不好,讲不出的不痛快,并声称自己活着“犹如行尸走肉”。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沮丧,这个王教授也讲不出个所以然。妻子想可能是丈夫太寂寞了,事实上也的确是那样,他们的两个孩子,一个远在大洋彼岸,另外一个在英伦三岛,平时除了老俩口,再多个说话的对象也没有。如果要出去走走的话,因年老体弱,也走不多远。时间一长,枯燥、烦闷也就在所难免了。就在王教授的妻子束手无策之时,一篇关于老年性抑郁症的科普文章,使其受到了启发,于是,夫妻双双来到了心理咨询室。
  [原因分析]
  王教授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是情绪的低落、焦虑、意志要求缺乏、注意力不集中、主观意念消极悲观,这符合抑郁症的临床诊断标准。回顾整个过程,没有发现有明显主客观因素的刺激,这就提示患者的病因有其他可能。目前多数专家认为,导致此类疾病发生的可能因素:运动的减少、年老血管的硬化使大脑营养供应的相对不足、活动空间和人际交往的受限制,使信息量减少,以及光照不足等众多因素关系,使患者大脑起着信息传递作用的一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在一定时间内大大减少,而这类物质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情绪方面的障碍,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老年性抑郁症。王教授的病因估计八九不离十。
  [心理过程]
  当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含量刚刚开始减少时,患者的情绪虽然有所降低,但一般不十分明显,可能仅仅是兴趣减少、说话减少、动作不如以前那样敏捷、注意力不太集中、容易出错等。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常常自然而然地会使自己产生“老了,不中用”的感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受会越来越强烈。一旦这种想法不消除,就会在大脑内形成固定思维模式,并对业已形成的神经递质的下降趋势产生催化剂的作用,这反过来又加剧了情绪的恶化,以致最终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心理调节]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古代文人墨客对人生无奈的感叹。然而,如果我们用积极的人生哲学去看待生与死,就会发现生命真正意义上的价值,不是生命的延续,而是它的质量。黄昏并非是人生的终点,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会焕发新的青春,关键在于如何去运用的问题。如果持有这样积极的人生信仰,就会使生命的每一天都过得非常的有意义。大脑内部一旦出现神经递质短缺,也会因为自己不懈的努力而使自己大脑内原本失衡的神经递质得到新的平衡,这就可以使情绪波动维持在一个合理范围之中。
  [药物治疗]
  对于王教授这样的病症,要采取药物和心理治疗双管齐下的方法,临床效果比较理想。常用的药物为:麦普替林、盐酸舍曲林、黛力新等,只要选用其中的一种就可以了。一般而言,用药后两周时间,患者的抑郁症状就会有很大的改善。治疗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这大概要3个月时间;第二阶段为巩固疗效阶段,也要2~3个月;最后阶段为维持治疗阶段,一般要半年时间。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根据患者存在的错误认知,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治疗。王教授因为知书达理,对自己的病症有较为强烈的治疗欲望,因此,仅仅治疗了3个月不到,精神状况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后来又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精神就得到了彻底的康复。
  (作者每周五下午有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