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3期

走近“神针蔡”

作者:孙继海 侍 茹




  
  蔡医生一边抱歉地朝我们笑笑,一边转头忙碌着……
  2004年12月1日下午2点,已经到了约定采访的时间。诊室里、治疗室里病人济济一堂,蔡医生正在仔细地叮嘱一对抱着孩子的年轻父母、病友们相互交谈着、老奶奶哄着小孙子、不时有护士进进出出……
  
  (一)
  
  这一对年轻的父母,来自美丽的西子湖畔。怀里抱着的,是他们只有5个月大的宝贝女儿。细心的父母发现他们可爱的女儿头总是轻轻地摇晃、四肢软弱无力、手指也总是挛缩着,检查脑电图发现有“痫性波”,最后确诊可能由于产伤造成的“先天性震颤”,一种轻度的脑瘫。在当地医院看了很长时间,苦苦的汤药给孩子灌了不少,效果却不明显,听朋友介绍上海有“神针蔡”医生专治此病,马上包车赶来。
  蔡医生并没有马上决定给这孩子扎针,而是沉思片刻开出了药方子,嘱咐回去好好吃药,到宝宝10个月大时再来扎针。“为什么不能马上治疗?”“不是治疗越早越好吗?”孩子的爸妈焦急地问。蔡医生和蔼地告知,孩子只有5个月太小太弱,由于吃了不少中药汤剂,败了孩子的胃口,现在需要健脾胃、祛风,在方子里特意挑选了一些味道不是太浓重的鸡内金、五谷虫、扁豆、淮山药、茯苓等,回去将它们打成粉末和在奶粉里每天给孩子吃三顿,这样孩子开胃了会吃得多、长得壮,几个月后再来治疗效果会更好。“这就好比盖房子,基础打得越牢,治疗效果也就会越好。”年轻的爸妈千恩万谢告辞而去。
  第二个病人是个中年律师。一边等着看病,一边就跟我们聊上了。原来两年前由于意外事故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让律师难以坚持工作,整天躺在床上,一家大医院让他手术治疗,由于查出血转氨酶高不能手术,辗转找到蔡医生求治。没想到几个疗程针灸治疗下来,不仅他能站起来了、能走了,还恢复了高强度繁忙的工作。
  看完手头的几个病人,蔡医生又转到治疗室,这边还有四五个病人从杨浦、闸北、浦东等上海各区远道赶来等着。护士递上长长短短几十根针,只见蔡医生来到一个约摸七八岁的脑瘫孩子跟前,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间夹满了银针,一边微笑着询问孩子的奶奶“这两天怎么样”,一边还摸摸脑瘫儿的小脸蛋、小脑袋,谈笑间只见蔡医生的右手消毒、插针、提、插、捻、转,快速灵巧,令人目不暇接,转眼间20、30根针扎排在孩子的头顶上,密密麻麻,令我们惊叹不已。如此往复,很快四个病人都扎上了针。
  终于可以歇口气了,蔡医生抱歉地说“今天下午原本安排了一小时的空档,但是病人很远赶来了,就先给他们看病了!”
  
  (二)
  
  每天从早上8点钟进医院,直到晚上7点下班,中午只有15分钟的吃饭时间,其余时间蔡医生都是这样一直在忙碌的诊治病人中度过。
  
  粗粗算一下,每天最少有50~60号病人,最多一天要看200人。十多年来,经蔡医生诊治的病人有十多万。这其中有许许多多充满传奇色彩的感人故事,有数不胜数的病人从蔡医生这里“起死回生”重拾生命的希望,随着病友们的口耳相传,蔡医生的名字和他高超的医术也渐渐地传向远方……
  2002年夏天,江苏南通人龚某骑摩托车发生车祸,经抢救后人是活了下来却成了“植物人”,家人辗转奔来上海找蔡医生求治。蔡医生为他拟定了针灸(头针和体针)、中药+功能训练等系统的治疗方案。经过艰苦的治疗,病人不光苏醒了,还逐渐恢复了语言功能、计算功能、思维能力,又经过颅脑修补手术后,2003年春天病人自己走出了医院,又开始做他的装潢生意了。
  上海姑娘小蕙远赴德国学习绘画,不幸遭遇车祸昏迷不醒。德国医生告诉她的父母“不可能醒过来了”,“即使醒过来也可能是废人”,小蕙的父母坚持要把“植物人”女儿带回家,他们坚信中国的中医能够救活他们的女儿,并能重新燃起宝贝女儿的生命之火。在绝望与希望抗争6个月后,小蕙现在神志清醒,恢复了部分语言,瘫痪的四肢现在左手左脚能活动了、抽紧的右手也开始松动了,有希望重握画笔……
  著名科学家卢嘉锡和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都曾求诊于蔡医生,卢嘉锡老和费孝通老分别给蔡医生题词“杏林扁鹊手,华夏仁术光”、“寻杏林真谛,施华夏仁术”。
  
  (三)
  
  说起头针治病,蔡医生介绍说,头针是在头部进行针刺以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方法。有的是根据脏腑经络理论,在头部选取相关经穴进行治疗,有的是根据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在头皮上划分出相应的刺激区进行针刺。国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明运用,目前有多种学术流派。
  头针主要适应治疗脑源性(神经系统)疾患,如瘫痪、麻木、失语、眩晕、耳鸣、舞蹈病等,也可用以治疗腰腿病、夜尿、三叉神经痛、肩周炎、各种神经痛等常见病多发病。蔡医生还介绍道,在他经治的病人中,中风偏瘫后遗症、车祸、颅脑外伤等因脑损伤引起的“植物人”和小儿脑瘫、面瘫、病毒性神经炎、帕金森病的病人所占比例比较大。
  与众多的头针学派相区别,20世纪90年代初,蔡医生创立发明的“头排针”,既综合了各家针刺方法、头穴体系之长,摒弃了头针运用中手法纷繁复杂、不易掌握以及扎针多在头颅外侧区、比较疼痛等问题,汲取传统针灸手法中的“齐刺法”(又叫“正一旁二”法),扎针主要集中在头顶中央敏感区,实践证明“头排针”既减轻了病人的疼痛,临床治疗效果又非常明显。他创立的“复合针刺法”确有其胆识过人之处,如风府、哑门二穴因为靠近生命中枢,历来是针灸的禁区,强调扎针不能超过2~3分。为此,蔡医生曾做过10具尸体解剖探索,他认为这二穴并不像古代典籍和教科书所讲得那样危险,正因为靠近生命中枢,信息量也就最丰富(比皮肤的信息量要丰富得多),只要手法得当,风府、哑门二穴小孩可深扎1寸、成人可深扎1.5~2寸,并且扎针、捻针同一步骤完成(不留针),快速捻转可增强对穴位的刺激。
  古人云“能针不药者不医,能药不针者不医”,从16岁开始学习针灸,又经过上海中医学院针推伤系完整的理论学习,三十多年来,蔡医生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病情,将针灸、推拿、中药方剂综合运用于临床,并在实践中使自己的医术日臻完善。
  蔡医生有一个理想,就是能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中的先进理念、先进的设备仪器相结合,使治疗技术手段更加丰富,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康复医学,以造福更多的病人。
  结束了我们的访谈。
  蔡医生抱歉地朝我们笑笑,又转头忙碌起来……
  
  小贴士
  头针治疗注意事项
  1.治疗时需掌握适当的刺激量,注意防止晕针,尤其取坐位时,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及表情。
  2.中风患者,急性期如因脑出血引起有昏迷、发热、血压过高时,暂不宜用头针治疗,待病情及血压稳定后再行针刺治疗。如因脑血栓形成引起的偏瘫者,宜及早采用头针及体针结合治疗,有高热、急性炎症及心力衰竭等症时,一般慎用头针治疗。
  3.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起针时要用干棉球压针孔片刻,如有出血及皮下血肿出现,可轻轻揉按,促使其消散。
  4.空腹或过度疲劳,如刚坐车远途而来就诊的病人,不宜立即针刺,须适当吃点东西和休息后再治疗。
  5.针刺治疗是一个量的积累,神经细胞的再生或功能的恢复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要有一定的耐心,坚持治疗,坚持按医嘱进行功能训练,必将得到较好的康复。
  头 针
  方云鹏头针陕西省西安市方云鹏主任医师根据颅脑在头皮上的投影定位,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创立“陕西头皮针”,形成了独特的头针穴名体系。该体系以伏象、伏脏、倒象、倒脏为主,又有颅脑各个功能中枢的相应头穴名称。
  汤颂延头针上海中医学院针灸系已故老中医汤颂延氏,根据中医脏象经络学说理论,认为在人体的额部和头部发际区存在有全身的缩影,在临床上针刺相应的分区,可治疗全身疾病。
  焦顺发头针山西运城头针研究所焦顺发根据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原理,拟定头针刺激区14个,作为头针治疗部位,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头针穴名体系。
  林学俭头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林学俭等根据神经生理学观点,以及脑功能与血流的关系来进行选区,用治小儿脑性瘫痪、颅脑外伤后遗症和神经性耳聋有效。
  朱明清头针北京针灸骨伤学院朱明清副教授根据中医脏象经络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在“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的基础上,拟定了以9条头针治疗带为主要内容的头针穴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