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3期
卵巢早衰的中医诊治
作者:孙卓君 张婷婷
近几年,在临床门诊中经常可遇到这样一些患者,年龄不到40岁,但已闭经;或者月经周期延长,数月一行,而且月经量越来越少,甚则滴点而净,渐至闭经。对此她们很担心,常常会询问“这是否意味着月经快断绝了”,“这是什么原因”,“我还年轻,怎么办?”等。医学上把年龄在40岁以下继发性闭经,还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如潮热出汗、烦躁易怒、阴道干涩等称为早绝经,即卵巢早衰。其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约占1%~3%。近来发现此病的发病率似乎有上升趋势。至于卵巢早衰发病的原因和机理目前尚不清楚。而闭经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在临床闭经病人中约有2%~10%是属于卵巢早衰的患者。
在祖国医学中无“卵巢早衰”这个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闭经,应属于中医“闭经”、“血枯”、“血隔”或月经失调的范畴。
中医和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因此对月经形成认识截然不同。中医认为月经是血海满而溢。其产生与脏腑、气血、经络、天癸、子宫有关。脏腑主要指心、肝、脾、肺、肾五脏。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就像我们城市的交通枢纽。天癸是一种促使人生长发育的物质,类似西医的内分泌生长激素。在月经产生中脏腑、气血、经络、天癸、子宫等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功能失调都可导致月经失调,甚则闭经。而卵巢早衰根据中医理论主要与肾、肝、脾三脏关系密切。因为肾主生殖,主女子一生的生长、发育、生育乃至衰老。因此肾气的强与衰决定了月经的行与止,故卵巢功能衰退与肾关系最密切。 近些年来研究提示,本病患者还常伴有瘀血内阻,因而肾虚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因。
其次,本病的发生与肝脾也有关。肝有主疏泄和藏血的功能,也就是具有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液运行和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任何情志的变化和过重的压力均可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使气机不畅,气血流行受阻、经络阻滞不通,致使血液不能聚于血海,当然血海不能满溢,故出现月经稀发或闭经。根据我们临床观察及一些报道,也提示精神情绪的剧骤变化,及长期紧张状态下可导致闭经及卵巢早衰。根据中医理论脾是血的生化之源,而月经的物质基础是血,因此若脾虚功能失常则血少、甚至血枯,致使月经数月一行、甚则闭经、绝经。目前中医对此类病变的治疗主要是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1. 肾虚血瘀型
主要证候:月经初潮较迟,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少,渐至闭经;或有多次流产史,或伴腰酸腿软,头晕耳鸣,性欲淡漠,白带少或无,阴道干涩痛,苔薄白或少,舌质淡黯,脉沉细。
治则:补肾活血,化瘀调经。
方药:熟地10克,山药12克,山茱萸9克,枸杞子9克,菟丝子12克,川牛膝15克,紫河车5克,丹参9克,生山楂15克,红花9克,肉丛蓉12克,仙灵脾12克。
加减 :潮热出汗加粉丹皮9克,知母9克,黄柏9克,煅龙牡各30克。
心烦失眠加生远志9克,夜交藤30克,五味子9克。
心悸加淮小麦30克,大枣6枚。
心神不宁加青龙齿先12克、紫贝齿先12克。
2.肝郁肾虚型
主要证候: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少,渐至闭经。腰酸头晕,白带少或无,情志不畅,少腹胀痛,耳鸣、口干、心烦,苔薄,脉细弦。
治则:舒肝解郁,补肾活血。
方药:淮山药12克,当归10克,山萸肉9克,白芍10克,巴戟天9克,甘草6克,沙参9克,紫石英12克,鸡血藤15克,丹参9克,红花9克,广郁金12克,川楝子12克。
3.肝郁气滞型
主要证候: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停经不行,甚至闭经,情志抑郁,或易怒,两胁胀痛,苔薄,舌质黯,脉弦或紧。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调经。
方药:柴胡9克,当归9克,白芍9克,白术9克,茯苓12克,甘草6克,薄荷后下3克,煨姜3克,淮山药12克,川楝子12克,丹参9克,川牛膝15克,红花9克,制香附12克。
4.气虚血弱型
主要证候:月经周期延迟,月经量少,色淡红,质薄,渐至闭经;神疲肢倦,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面色萎黄;苔薄,质淡,脉沉缓或细弱。
治则: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党参10克,黄芪12克,白术9克,茯苓12克,陈皮6克,甘草6克,熟地10克,当归9克,白芍9克,五味子9克,远志9克,肉桂3克,川牛膝15克,丹参9克。
加减:性欲淡漠无白带,阴道干涩,加鹿角霜12克,紫河车5克。
畏寒肢冷,加仙茅12克,炮姜5克。
(孙卓君主任医师周一、二上午有专家门诊,张婷婷副主任医师周三下午有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