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3期
解读中药大黄
作者:王忠壮 胡晋红
中药大黄来源于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因其粗大色黄,故称大黄;又因可祛瘀生新,荡涤肠胃,调中化食,安和五脏而名火参,还有川军、将军等别名。其药材有西大黄(又称北大黄,产于甘肃、青海、西藏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南大黄(也叫马蹄大黄,产于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及陕西的药用大黄),饮片有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等。
大黄为“攻下之最”,是复方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物之一。其性寒,味苦,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药典推荐的大黄用量入煎剂为3~30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有趣的是大黄的作用与用量密切相关,大剂量(1~5克)发挥泻下作用,小剂量(0.05~0.3克)表现为收敛活性,产生便秘。用于泻下不宜久煎,需后下(停煎前5分钟左右将饮片放入,实验证明热水浸泡大黄饮片3分钟,98%的大黄酸葡萄糖苷就可被提取出来) ; 用于止泻不需后下。
大黄不可用于阴虚患者,凡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者忌服;孕妇及产后慎用。
大黄不可长期服用,否则会干扰胆红素代谢途径,导致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