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4期

肝癌,重在病因预防

作者:张柏和




  
  肝癌发病主要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1.肝炎病毒
  与肝癌相关的病毒性肝炎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我国90%以上的肝癌病人有乙肝病史,包括病毒感染(携带)、肝炎、肝硬化等。有研究资料表明,HBsAg阳性的人群,患肝癌的概率是阴性者的290~390倍。而我国85%~90%的肝癌病人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在肝硬化的人群中有38.1%的人同时存在有肝癌。肝硬化被称为肝癌的癌前病变,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病理模式也说明了这一点。此外,肝癌病人家族聚集现象非常明显。
  2.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霉变的玉米、花生等食品中,是目前所知的最强烈的致癌物质。乙肝病毒可提高肝细胞对黄曲霉毒素的敏感性,二者协同作用,促使肝细胞发生癌变。
  3.饮水污染
  这在我国南方比较严重,那里的居民饮用的是宅旁沟、塘、池里的水。近年来这种现象虽然因为使用深井水和自来水而有所改善,但某些地区的饮水污染仍很严重。
  4.酗酒
  10%~30%长期饮酒的人发生肝硬化,开始为小结节肝硬化,此时不易被B超检查发现,继之转为大结节肝硬化,最终变为肝癌。酗酒成为我国北方居民仅次于乙肝的又一主要致癌因素。酗酒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炎、肝硬化病人的危害更为严重。
  怎样才能不得肝炎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婴幼儿的肝炎疫苗的预防接种。此措施可使70%~80%的婴幼儿受到保护不患肝炎。肝炎发病率降低了,不言而喻肝癌的发病率也会随之降低,这是预防肝癌最有效的方法。其次是管水。即改良水源、饮用深井水和自来水,对饮水进行消毒处理,防止饮水污染。第三是管粮。采取有力措施防止粮食、食品霉变,一旦发现应杜绝食用,以从根本上消除诱发肝癌的黄曲霉毒素的毒害。第四是少饮酒或不饮酒。控制饮酒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炎患者和肝硬化病人尤其重要。
  肝癌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由于肝脏隐匿在上腹深部,外有肋骨为其屏障,故肿大早期不易发现 ;另外,肝脏有强大的代偿能力,早期常无症状,这也给肝癌的早期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然而,一旦肝癌的症状出现,常常已属晚期,这时治疗效果欠佳 。 所以,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在无症状的人群中发现早期病例,对控制肝癌的病死率有现实的意义。
  肝癌早期诊断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肝癌的普查。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提倡肝癌普查后,发现了很多早期肝癌患者。肝癌普查所检出的病例由于多属早期,癌体积较小,常可作局部切除。由于切除的肝量较少,即使合并一定程度的肝硬变患者亦较易耐受。早期肝癌常有较完整的包膜,肝内播散发生的机会少,因此,普查发现的病例手术切除的机会明显增多。由于能作手术切除的病例增多,从总体上使肝癌病人的预后明显改善。经普查发现并获根治性切除的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66.7%。上述资料证明,普查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有重大意义。
  甲胎蛋白(AFP)检测和B型超声波检查是肝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如果采用AFP联合B型超声波检测的方法普查肝癌,若两者均呈阳性结果,即AFP>400微克/升,且B超发现明确的肝区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则基本可确定为肝癌。若AFP阳性而B超未发现占位性病变,或B超出现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而AFP阴性,则应行甲胎蛋白异质体、CT或做MRI,甚至血管造影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作者每周二上午有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