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4期

科学解读药物剂型

作者:蒋新国




  药物的使用形式不同,也即药物的剂型不同,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
  我国的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夏禹时代,就发明了酿酒法,继而将药物制成药酒治疗疾病,这样就形成了药物最早的一种剂型,一直沿用至今。将单味或多味中药加水煎煮制成汤剂,也是中药的早期剂型之一,此后,经过历代医家的积累和发展,相继形成了丸、散、膏、丹、酒、汤、露等一系列的药物剂型。
  到了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期,随着西洋医药的传入,出现了片剂、胶囊剂和注射剂。近年来,国内外新剂型不断涌现,使药物的治疗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本文拟就常用的药物剂型作一科普性的介绍,旨为读者家庭用药选择时作一参考。
  
  一、普通剂型
  
  普通剂型主要包括我们日常接触和使用的片剂、胶囊剂和注射剂等。胶囊剂和注射剂的选择相对比较简单,而片剂的种类繁多,根据用药目的及其制备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类型的片剂。
  1. 普通片
  将药物和辅料均匀混合,压制成各种形状的片状制剂,通常口服应用,如治疗高血压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糖尿病的二甲双胍片,治疗胃溃疡的奥美拉唑片等。
  2. 肠溶衣片
  某些药物对胃有明显的刺激性,或者药物本身在胃酸条件下不稳定,制成普通片剂口服用药的副作用较大,效果不理想。在这类药物片剂的外面包裹一层肠溶衣膜,即为肠溶衣片,可使片剂在胃液中不溶解,进入肠道后溶解、吸收并发挥治疗作用。例如,患有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时可考虑选用肠溶衣片。
  3. 舌下片
  某些药物口服后容易被肝脏的代谢酶破坏,致使治疗效果明显下降,如将它含在舌下使用,能提高治疗效果,并能迅速起效。例如,硝酸甘油片剂,口服给药需要30分钟才能起效,舌下含服,2分钟即能起效,并且效果优于口服。心绞痛患者自身急救时,可将这类药物舌下含服。
  4. 口含片
  口腔局部常常会发生炎症,如口腔溃疡,咽喉炎、牙龈炎等,如果采用口服给药,口腔局部的药物浓度通常较低,治疗效果较差。而采用含服的方式可增加口腔局部的药物浓度,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全身性的副作用。如银黄含片、复方草珊瑚含片、西瓜霜含片等通常采用口腔含服。
  5. 泡腾片和分散片
  将这类片剂放在水中即能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因此,服用十分方便,尤其适合于儿童、老人以及片剂吞咽困难的病人。如VC泡腾片等。
  6. 口崩片和口溶片
  这类片剂服用时不需要水,放入口腔中,遇少量唾液即崩解成微小颗粒或溶化成药物溶液,方便病人服用,特别适用于户外工作而又需要长期用药的病人。对于心绞痛患者和哮喘病人,及时的治疗非常必要。口崩片不需要水送服,随身携带随时随地可以服用,有利于这些疾病的及时治疗。
  
  二、缓、控释制剂
  
  1.缓释制剂
  一般药物都需要多次用药才能达到治疗效果。药物每天的使用次数主要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性质,多数药物的药效持续时间比较短,因此,每天需要多次给药,这不仅给病人的用药带来不便,同时,经常漏服还会影响疗效,更重要的是频繁给药还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近年来,药剂学家采用新颖的药物辅料和先进的制剂技术,能够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解吸收过程,减少给药次数,这种制剂称为缓释制剂。缓释制剂可以是片剂或胶囊剂,通过口服给药,如治疗哮喘的氨茶碱片剂、治疗高血压的盐酸地尔硫片剂,每天需要给药3次,制成缓释片后,每天只需给药1次。缓释制剂也可通过注射给药,如将戊酸雌二醇和醋酸甲地孕酮制成缓释注射剂,每月注射1次,即能达到有效的避孕效果。
  2.控释制剂
  控释制剂能够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释放时间或释放部位,也能根据体内的生理变化和病理情况在需要的时候释放药物,因此,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1) 恒速释药
  该类制剂能够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以恒定的速度释放药物,从而达到持久、稳定的治疗效果。例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多沙唑嗪,常规制剂给药后往往使体内药物浓度迅速升高,从而产生直立性低血压,甚至昏厥等副作用。将其制成渗透泵型控释制剂,能使体内药物浓度恒速、缓慢上升,即可避免上述副作用。
  (2) 定时释药
  某些疾病好发于凌晨,如心绞痛、高血压患者在凌晨时的血压往往较高。选择凌晨时分服药显然不现实,如果晚上临睡前服药,到了凌晨,体内的药物浓度已经降到很低,因此,对于上述疾病的防治效果也很差。采用缓释制剂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在给药初期,释放的药物毫无作用,这不仅是一种浪费,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副作用。目前已有研究将其制成脉冲片,如维拉帕米脉冲片,临睡前服药后药物不会立即释放,经过6小时左右,也即凌晨时分,药物在短时间内完全释放,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3) 定位释药
  人体内某些局部性疾病,如胃酸分泌过多或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溃疡,治疗药物通常需要在胃内滞留较长时间以利于与胃壁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更好地抑制胃酸分泌或更有效地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常规片剂口服后在胃内的滞留时间大约2小时,临床疗效受到一定影响。将药物制成胃内漂浮片或粘附片,如雷尼替丁、呋喃唑酮漂浮片和阿莫西林粘附片,能够明显延长药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因此,能够提高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
  结肠炎和结肠癌是结肠局部的疾病,常规药物制剂如5-氨基水杨酸和5-氟尿嘧啶口服后,药物迅速通过胃肠道黏膜被吸收,及至到达结肠部位,药物所剩无几,因此,不仅使治疗作用大大降低,而且也显著增加了药物的全身性毒副作用。将药物制成特殊的结肠定位释放制剂,口服后药物不会立即释放,到达结肠部位后,或者因制剂的控制装置被溶蚀,或者因结肠部位特殊酶系统和酸碱环境的作用,药物瞬间释放,显著提高了药物的局部治疗作用。
  (4) 适时释药
  某些疾病的体内状况波动较大,用药时间掌握不当有弊而无利。如糖尿病,血糖升高时应该用药,如注射胰岛素,而血糖正常时使用胰岛素反而会引起低血糖。但是血糖无法随时监控,因此,给药时间较难掌握。目前,国外正在研制一种给药装置,形式如手表,它能定时测定血糖水平,当测得血糖高于正常水平时,即会自动、适量注射胰岛素,因此,能够安全有效地控制体内血糖水平。
  
  三、“靶向给药”制剂
  
  药物使用后首先被机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然后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当药物到达病灶部位时即发挥治疗作用,而到达其他组织器官的药物就有可能产生毒副作用。为了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药剂学家设法通过制剂学的方法使药物更多地浓集到病灶部位,而使其他组织器官的药物分布尽可能地减少,达到靶向给药的目的。由于这种制剂中药物到达的目标相对比较准确,因此,我们称它为靶向给药制剂,也形象地称它为“生物导弹”。
  临床上,绝大多数抗肿瘤药物的选择性都比较差,它们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杀伤正常细胞,而“生物导弹”能使药物浓集在肿瘤所在的组织器官,甚至能更多的进入肿瘤细胞内,因此,能显著提高抗肿瘤效果,降低毒副作用。
  靶向制剂通常为微粒或毫微粒制剂,微粒的粒径大小及表面性质是决定其靶向部位的主要因素。如将米托蒽醌制成粒径为5~25微米的明胶微球,静脉注射后肺部的药物浓度明显升高,有利于肺癌的治疗。将硫酸链霉素制成粒径为7~15微米的明胶微球,有利于肺结核的治疗。而将米托蒽醌、阿克拉霉素、羟基喜树碱等制成粒径小于5微米的微球或纳米粒,可显著增加肝脏的药物浓度,提高对肝癌的治疗效果。如果将微粒的表面用亲水性物质修饰,并且连接上一些特殊的功能基团,如单克隆抗体等,则可靶向药物到达临床需要的组织器官,甚至进入肿瘤细胞内。
  
  四、透皮和透黏膜制剂
  
  皮肤或黏膜给药以往主要用于局部疾病的治疗,如皮肤病、鼻炎、口腔溃疡等。目前,已有很多研究将其用于全身疾病的治疗。例如,将吡罗昔康、双氯酚酸钠制成凝胶剂,关节部位皮肤用药后,可有效治疗关节炎,这种方法还能有效避免药物口服时对胃肠道的刺激性。东莨菪碱贴片贴敷于耳廓部位皮肤,可有效防止晕车、晕船。
  大分子的肽类药物,如降血糖的胰岛素,治疗骨质疏松的降钙素,通常口服无效,只能注射给药。注射给药不仅疼痛,而且病人无法自主给药,很不方便。目前有研究将其通过鼻腔黏膜给药,也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以上所介绍的制剂有些已经在临床应用,有些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还有些尚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相信在药剂学家的努力下,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安全有效的新颖制剂造福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