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1期

基础胰岛素+口服降糖药 降血糖更有效

作者:刘建明




  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正常者相比,HbA1c越高、血糖越高,心肌梗死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高。因此,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血糖的良好控制在治疗中都是至关重要的。
  基础胰岛素的作用是抑制肝糖的输出,从而使两餐间和夜间的血糖保持稳定。基础胰岛素的不足不仅使空腹血糖显著升高,而且导致餐后血糖在升高的空腹血糖基础上进一步增高。
  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问世之前,传统的中长效胰岛素普遍应用于临床,以补充基础胰岛素分泌的不足,但它们都有明显的缺陷:① 持续时间不能达到24小时,均需要每天注射2次胰岛素,随着短效胰岛素在临床应用的增加,这个缺点日益明显。② 存在明显的作用峰值,易导致夜间低血糖。③ 传统的长效胰岛素注射至皮下后,吸收不稳定,个体内及个体间差异大,从而不能稳定、可靠地控制血糖。④ 易产生结霜现象,导致失效,且携带、储存困难。以往主要是通过睡前注射预混胰岛素/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等作为基础胰岛素的补充,但由于NPH作用时间短且存在吸收峰值,夜间低血糖发生率较高,所以有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是长效基础人胰岛素类似物,它模拟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每天只需注射一次,作用持续时间长达24小时,无明显峰值出现,降糖效果与胰岛素泵相似。来得时在pH为4的环境下呈澄清溶液状态,注射到皮下(pH为7.4)时形成细小的胰岛素微沉淀。这些微沉淀在较长的时间里持续、稳定地释放胰岛素单体,注射以后的作用呈一平稳、无峰值的曲线,能有效、平稳地降低患者的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7%),低血糖(特别是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
  来得时可以在一天的任何时间注射(每天的注射时间固定),与每日注射2次的预混胰岛素相比,使用更方便、更灵活,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顺应性。
  对于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传统的血糖控制方法(限制热量摄入和运动)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当HbA1c>7%时,便需使用口服降糖药(常联用)。但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最终可能会失效。研究表明,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联合口服降糖药可以代替口服降糖药联用,并使血糖达到更好的控制。
  一项对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的研究,将6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一组是睡前注射低精蛋白锌胰岛素(NPH);另外两组分别是在睡前或早晨注射来得时;每组患者都在早晨一次服用3毫克的亚莫利。根据患者的空腹血糖调整胰岛素的剂量,目标是空腹血糖<5.6毫摩尔/升。
  在24周的治疗期内,三个治疗组的患者HbA1c都明显下降。但早上注射来得时组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HbA1c降得最低,其次是睡前注射来得时组,而睡前注射NPH胰岛素组患者的HbA1c降得最不明显。
  如果以HbA1c≤8.0%为目标,则早上注射来得时组中达标的患者比例最高,其次是睡前注射来得时组,而睡前注射NPH胰岛素组达标率最低。
  相对于睡前注射NPH胰岛素,早上和睡前注射来得时发生夜间低血糖的风险分别下降56%和42%,差异也很明显。
  总之,每天一次口服亚莫利,一次注射来得时(睡前或早晨),能很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与NPH相比,来得时能显著地减少症状性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给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