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1期

关心孩子成长,从健康饮食开始

作者:张芳芳




  
  现在的家长们对孩子溺爱有加,唯恐孩子吃不好、穿不暖,常予进食高营养、高蛋白食物,或任其嗜食,导致孩子或营养过度,或营养失衡,成为小儿多种疾病形成的重要原因,与积滞相关的疾病也日益增多。
  中医认为儿童“脾常不足”,加之小儿往往不知节制饮食、偏食贪食,且脏腑娇嫩,容易引起肠胃功能失常、饮食不能消化,滞留于胃肠而形成“积滞”。现代医学称之为“消化功能紊乱”。
  引起小儿积滞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脾胃不足是主要内因。小儿如初生的嫩芽,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的形体和功能都是幼稚和不完善的。正是这样的特点才决定了小儿还具有生机旺盛,发育迅速另一方面的生理特点。小儿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越快,所需的营养物质也越多。明代著名小儿科大夫万全提出小儿“脾常不足”,这与小儿需要相对较多的营养物质形成了一对矛盾。同时小儿胃小并且脆弱,所能容纳的食物不多,也决定了小儿容易被乳食所伤,促使乳食停积、滞而不化,形成积滞,即所谓的“积因脾虚”,说明脾胃不足是造成小儿积滞发病的内在因素。
  喂养不当和调护不周是主要外因。小儿具有生机旺盛、脾常不足的特点,加之小儿饮食无度,乳食不知自节,喂养稍有不当便易损伤脾胃,形成积滞。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对孩子溺爱有加,饮食结构很不科学,加上现代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运动量不够,使孩子逐渐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这是小儿积滞形成的主要外因。
  乳食积滞于胃肠,往往可以化热,化热容易外感风邪,从而出现小儿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不调、发热口干、咽红肿痛、鼻塞流涕,严重的可以导致患儿形体消瘦、肚大脐突、大便时干时稀、小便清长、脉象呈弱等症状,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若不及时治疗还可变生其他病症。长期的积滞导致患儿脾胃虚弱、食物停滞肠道,使胃肠功能受损,积滞迁延不愈,从而产生患儿形体消瘦、面色发白、脘腹胀满等症状,积滞过久患儿还会发生体格发育迟缓,体质、智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的现象。另外,由于患儿体质虚弱,很容易患上传染病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春夏是小儿积滞的高发季节。因为春夏之际,小儿多吃冷饮、冷食,不少孩子因为贪嘴,春季刚刚有点暖和就过量吃饮料、生冷果品等,加上学习又紧张、疲劳过度,时间一长,积滞厌食、胃痛、胃炎等屡屡发生。由于初起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视,时间一久,就易损伤脾胃功能。小儿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各个脏腑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加上小儿易感受外邪,必郁而化热,多在夏季发病,重者延至秋季。
  预防小儿积滞首先儿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其次,家长要建立良好的喂养习惯,最后就是对儿童胃肠机能的调理养护。小儿的胃是很娇嫩的,调整胃肠机能需要十分小心。平时注意小儿的合理喂养,少吃饮料、冷饮等呆胃之品;劳逸结合,不要超负荷给孩子施压,注意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一有胃部不适或饮食不佳应及早予以治疗,防微杜渐。如果患了胃炎或胃窦炎,也不必惊慌,中西药物均有较好的效果。特别是中医采用辨证施治,合理运用消积导滞清热等法。既能对症治疗,又能促进消化吸收功能,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目前市售的中成药或是健脾消食药(如江中健胃消食片、小儿健胃糖浆、小儿喜食糖浆、小儿消积丸等),或是清热化毒、治疗感冒类药物(如小儿感冒颗粒、护彤、好娃娃等),但缺少积滞化热兼感冒同治的药物。值得一提的是,承德颈复康药业今年新推出的“清热化滞颗粒”既能健胃消食,又能清热、消积,三管齐下,能够有效治疗小儿积滞及小儿积滞引起的多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