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2期

卒中来势凶猛,您了解吗

作者:王拥军




  * 每12秒有一个中国人发生卒中
  * 每21秒有一个中国人死于卒中
  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起病突然,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日趋严重的流行病
  
  上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主要为卒中)、恶性肿瘤成为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从全世界而言,卒中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之后的第二大致死原因,也是首要的严重致残原因。由于卒中对老年人更是重要的死亡或致残原因,在世界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速的情况下,卒中的危害性也必然日益突出。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有卒中病例700万,每年新发病例250万,每年死于卒中150万,2/3病人留下残疾。以我国城市人口计,卒中在1975~1982年占死因第一位, 1983年后占死因第二位,全国由卒中致死的占城市死亡总数的20%左右,占农村死亡总数的16%左右。
  有专家预测,如果任其发展的话,预计到2020年我国卒中的人口将增加一倍。相反,如果应用已有的知识,将会使一半人免于卒中的危害。
  
  唤起警觉对抗卒中
  
  卒中的症状无痛、短暂、突如其来,表现为面部及上下肢麻木无力、不能讲话或不能理解言语、单眼视力丧失、突然失去平衡或突然昏迷等。这些症状和严重胸痛以及突然严重头痛一样,同样是医学急症。
  2/3的卒中病人会留下偏瘫、失语、麻木、偏盲、偏视、情感异常、吞咽困难、卧床、痴呆等后遗症,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大为降低。卒中现已成为全国第二位的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14.85%,在北京占总死亡的20%(即1/5病人死于中风)。所有卒中的28%是复发性的。
  治疗的延误是卒中救治的大敌,这里既有病人及病者家属不重视,不能早期识别卒中,发病后未能求助(如不重视、找不到可帮助的人、以前有类似现象但消失了、担心花费)等原因。其中,不能早期识别卒中是延误治疗的主要原因。
  
  应对原则“5-4-3-2-1”
  
  即“5个表现、4个环节、3个动作、2个要点、1个口号”。
  卒中的5个表现(预警症状):
  * 突然面部或/和肢体的麻木、无力,尤其是一侧肢体的麻木和无力(图1)。
  * 突然一侧或双侧眼睛看不清东西(图2)。
  * 突然没有原因的严重头痛(图3)。
  * 突然昏迷,不能讲话或听不懂其他人说话(图4)。
  * 突然行走困难、头晕、不能平衡(图5)。
  
  4个环节组成卒中生命链:
  早期识别、快速转运、转运到合适的医院、及时正确地治疗。
  3个动作:
  ①令病人示齿或微笑。
  * 正常:两侧面部运动对称。
  * 异常:一侧面部运动不如另一侧。
  ②令病人闭眼,双上肢伸出10秒。
  * 正常:两上肢运动一致或无移动。
  * 异常:一侧上肢无移动,另一侧下落。
  ③令患者说绕口令。
  * 正常:用词正确,发音不含糊。
  * 异常:用词错误,发音含糊或不能讲。
  2个要点:
  ①现场简单处理。
  就地放平、头偏向一侧、解开风纪扣、开窗通风、测量血压(如有条件)、不要给任何药物。
  ②拨打急救电话。
  1个口号:时间就是大脑。
  
  卒中是可以预防的
  
  针对卒中,预防是最值得去做的。但是预防被极大地忽视了,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以我们需要:
  1.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
  2.使用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的有效药物,可惜的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些药物不能得到或不能提供,在发达国家这些药物也不能合理应用。
  3.遏制未经证实的、高花费的或错误的做法,因为这些做法消耗了有限的资源。
  4.积极开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唤醒专业人士和公众对卒中的警觉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