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期
“湿”与腹泻
作者:谢建群
中医看病,往往以望闻问切进行辨证施治。观其舌苔,是望诊的重要环节。苔白腻,寒湿;苔黄腻,湿热。湿与脾胃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主运化。运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化精微,在胃受纳食物之后,从食物中吸收营养物质,使其输布于五脏六腑各器官组织;一是运化水湿,促进体内水液的运转和排泄。这里的水湿是指体内正常的水液。而反映在舌苔上的“腻”和“湿”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引起疾病的外来之湿,是病因中的六淫之一,称为湿邪;二是由于脾胃功能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脾恶湿喜燥,出现湿困脾胃等症。外感湿邪和湿浊内阻症状是不同的,外感湿邪,常见恶寒发热,丢汗出而热不退,头重如裹,腰酸胸闷,口干而不欲饮,肢节疼痛,痛有定处,四肢倦困;湿浊内阻肠胃,常见食欲不振,胸闷不舒,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症。脾胃属土主湿,脾主运化水湿,为胃行其津液,水湿内停,往往是湿邪内侵或脾虚造成脾的运化功能低下。
《内经》云:湿胜则濡。即湿重侵及脾胃之后泄泻就随之出现。泄泻,也就是俗称的拉肚子、腹泻。由湿、火、气虚、痰积和食积等引起,湿是第一位的病因。湿属阴邪,性质重浊,黏腻,能阻滞气的活动,妨碍脾胃功能的运化。泄本属湿,即使是其他病因引起的泄泻,也应在治疗中顾及湿邪的因素,使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正常恢复。
湿与寒相结合称为寒湿,与热结合称为湿热。且均可影响脾胃功能,但治疗原则却大不相同。寒湿者,苔白腻,脉缓,应用散寒祛湿之药;湿热者,苔黄腻,脉滑数,药用清热除湿之法,用药有温凉之分,绝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但无论是温中祛湿还是清热除湿,均能使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恢复。
湿困脾胃,是极为多见的一种病症,症见饮食减少,胃脘满闷,大便溏泄,甚或恶心呕吐,口黏不渴,或渴喜热饮,肢体困倦,甚或浮肿,舌苔厚腻,脉缓等。治宜燥湿利湿为主,湿去则脾阳运化功能可以恢复。
治湿时,还要利其小便,所谓“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所以中医每治因湿邪而致各种病症,多用淡渗药饵,利其小便,即湿邪自小便而去。
辨腹泻是否由湿引起,可以从腹痛与否来区分。泻水腹不痛者,湿所致也,治当除湿;腹痛泻水、肠鸣、痛一阵一阵者,火所然也,治当泻火;或泻或不泻,或多或少者,痰所为也,治当祛痰;腹痛甚而泻,泻后痛减者,食积所成也,治当消导……由此可见,中医对腹泻的辨证极为丰富而细致,治前需辨其病因,否则稍有错辨,不但难以奏效,还会加重病情。
(作者每周二上、周六下午在上海龙华医院有专家门诊)
封面人物介绍
谢建群,男,1953年3月生。197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常务副校长(法人代表)、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翻译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学术研究会主任委员。
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5部,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完成或在研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