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期
五大苦痛说失眠
作者:施 明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运动是健康生活的三鼎足。现代研究证实,有80余种疾病都与长期失眠有关,在影响人寿命的7种因素中,睡眠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某些对人体健康影响重大的物质,如免疫因子、生长激素等均是在人的睡眠过程中产生的。
根据笔者在失眠专科门诊临床实践所见所闻,长期失眠患者的苦恼和痛苦,大体可归纳如下:
一是失眠症折磨
失眠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除了晚上上床难以入睡,或早醒或中间间断多醒;或多梦、恶梦,似睡非睡;或通宵难眠外,白天还会出现昏昏沉沉,神疲乏力,头晕或胀痛,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口干,口苦,心慌,心烦易怒,,或烘热,汗出,或胃脘不适,嗳气,泛酸,或耳鸣,脑响,眼眶发黑,面颊色斑,月经失调等,长期失眠会出现多脏器功能紊乱,免疫功能降低,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对健康人来说,晚上睡觉是一种休息享受,而失眠症病人则一到夜晚就害怕,担心“漫漫长夜如何过”。
二是少有人理解
相当一部分失眠症病人由于长期失眠,还会出现一些抑郁、焦虑症状,如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心烦急躁时欲哭,或心悸胆怯,紧张不安,总感到浑身不舒服不自在。患者周围的人往往不理解,说病人白天太空没事干,所以晚上睡不着,埋怨太“作”等。对一些曾去心理咨询门诊就诊过的患者,常在背后议论“某某某脑子有病,是神经病”,这些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加重了病情,有的还会由此产生轻生念头。
三是投医苦无门
由于睡眠医学是一种新兴边缘学科,涉及知识范围非常广泛。失眠专科医师应该具有内科、精神科、神经科、呼吸科、消化科、妇科、心理学、社会学、气象学等多种学科知识。所以虽然当今失眠症发病率很高,但各医院失眠专科还很少,而不少西医内科、神经内科,包括一般中医内科等医生,对失眠症疾病的复杂性常了解不够和长期失眠给患者所带来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多不分析研究其发病原因和临床症候规律,只就“眠与不眠”论治,简单化处理,开点镇静催眠药就打发走人,解决不了问题,使病人非常痛苦失望。
四是广告泛滥陷阱多
由于失眠症发病率甚高,患有失眠的人群已成为一个巨大的医疗市场,所以众多厂商都想从中谋取自身经济利益。如今各种媒体上各类防治失眠的广告铺天盖地,单保健品就有吃的、穿的、睡的五花八门,均称含有高新技术成分等。有的还打出某某专家坐诊的幌子,吹嘘源自什么祖传秘方、宫廷秘方、纯天然、迅速起效、不反弹等不一而足。这些广告宣传很多缺乏科学依据,夸大疗效,误导消费者,使人无所适从。不少失眠症病人治病心切,怀着姑且试试看想法,既花了钱,痛苦没有减少,只落得后悔莫及。
五是安眠药成瘾
笔者曾调查了820例失眠症病人,发现其中有670例(占81.71%)在就诊前已服镇静催眠药,其中有近70%病人对这些药品会产生明显的依赖性。由此可见,如今服镇静催眠药来帮助睡眠和成瘾现象相当普遍。这些病人主要在服苯二氮卓类的镇静催眠药,如艾司唑仑(舒乐安定)、阿普唑仑(佳静安定)、氯硝西泮(氯硝安定)、三唑仑等,并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白天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降低、口干舌燥、口苦、大便干结、手抖、肌肉跳动、内分泌紊乱(痤疮、月经紊乱、性欲降低)、耐受性(剂量越吃越大)、依赖性(成瘾)等。很多服镇静催眠药的失眠病人,由于失眠的自身症状和服药的副作用表现交织在一起,其症状表现更加复杂多样。这给患者除失眠本身之外,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临床常常见到,这些病人服了镇静催眠药后普遍会感到各种不适,其催眠效果也不持续稳定,但是不服又不行,不服会心神不安,通宵不眠。如今来我失眠专科寻求中医药治疗的失眠病人大多是为了摆脱镇静催眠药的依赖。
失眠与失眠症是有区别的。一般失眠,持续时间短,以睡眠不足或不酣为表现,可通过自我调节或放松训练得以解决,如临睡前尽量处于一种轻松的环境中,不看情节紧张的电视剧,不喝浓茶、咖啡,不要与他人长时间聊天煲电话粥,不要在歌舞厅里长时间地欢歌笑语,无睡意时不急于上床等,切不可随意使用安眠类药物。但若发展成了失眠症,除了心理调节之外,则需要配合药物的治疗。中药在治疗失眠症方面颇多优势,且没有成瘾的困扰。
小贴士
每天睡多少最适宜
人体对睡眠的要求,一般青壮年一夜睡7~9小时,幼儿少年增加1~3小时,老年人减少1~3小时。这是不同年龄段对睡眠量(时间)的要求。
上床半小时内即能入睡,整夜不醒或醒一次,不是间断多醒或早醒;不梦少梦,不是多梦或恶梦;睡眠深沉,不是似睡非睡,或易受环境干扰、惊醒。这是对睡眠质量的要求。
人类最佳睡眠时间应是晚上10点~次日清晨6点,老年人稍提前为晚9点~次日清晨5点,儿童为晚8点~次日清晨6点。
(作者每周四上午在芷江中路274号上海市中医医院、每周三上午在瑞金二路156号上海市中医文献馆、每周六上午在万德路49号浦东新区中医医院罗山分院有失眠专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