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期

肠套叠,婴幼儿常见急腹症

作者:万 青




  十个月大的琪琪,这两天有点拉肚子,也不是很厉害。今天早上还好好的,中午有点吐,下午吐得更厉害了,不睡也不吃,一阵一阵地哭,怎样抱都不行。检查时发现孩子肠鸣音亢进,右下腹可摸到肿块。我推断孩子可能是肠套叠,后经B超得到了证实。
  肠套叠是指部分肠管及其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引起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简单地说就是一段肠子滑进另一段肠子内,然后卡住套紧,老百姓俗称肠子打结,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4~10个月的婴儿最为多见,2岁以后逐渐减少,男孩比女孩多见。具体原因可能与某些促发因素有关。如喂养不当、腹泻及病毒感染等,造成肠蠕动的正常节律发生改变,使痉挛的肠管推入近端肠腔里而发生肠套叠。另外,婴幼儿的回盲部肠系膜过长或松弛,活动度较大,也是发生肠套叠的原因。
  琪琪发生肠套叠可能和这两天拉肚子有关系。让套叠的肠管松解、解套是治疗目的,要以最小的创伤达到这个目的关键是要尽早正规治疗。如发生在48小时内,全身情况良好,腹部不胀可以进行空气灌肠,即通过肛门注入气体,以空气压力将肠管复位。在X线透视检查协助下,一方面可做进一步确诊,一方面也可同时治疗,并可以观察效果。如空气灌肠时逐步加压而不能松解的,应改为手术治疗。同样,如果肠套叠已超过48小时、全身情况差、有腹胀的,或是3~4个月内婴儿,或虽时间不长但病情严重,怀疑有肠坏死情况的,不宜空气灌肠而应进行手术。
  很幸运,琪琪的病情不重,经过空气灌肠,套叠的肠子很快就复位了。但事情并不是到此为止。我向琪琪的爸爸妈妈做了仔细解释和交代。
  肠套叠的痊愈需要一个过程,复位后可服活性炭,6~8小时后观察有无黑色大便,如排出黑色大便,证明肠道已通畅。一般复位后患儿安静入睡,但仍必须密切观察病情。若复位后情况良好,可给患儿服易消化的少渣饮食,以减少肠蠕动,并避免剧烈活动。如发现患儿面色苍白,仍有间歇性不安或呕吐,可能是肠套叠未复位,或复位后又套上,这时应再次进行诊治,必要时手术。手术方法是将腹腔打开后,手法将套叠的大小肠复原。如卡得太紧无法复原或肠已坏死则作肠段切除。
  还好,琪琪没有再次复发,几天后痊愈出院了。出院时,琪琪爸妈特地来感谢我。“其实,要谢还是谢你们自己。”我的话让他们很愕然,“多亏你们早来医院,琪琪才少吃许多苦头。”
  肠套叠是一种常见且父母及医师都忽视不得的婴幼儿腹部急症,家长对于它的早期表现一定要有所了解:1.阵发性哭闹:突然发作的剧烈的阵发性腹痛,让孩子哭闹不已,面色苍白、拒食、出汗,持续数分钟后自然缓解,孩子安静或入睡,但间歇10~20分钟后又出现。2.频繁呕吐:发病2~4小时后出现呕吐,开始是乳汁、乳块和食物残渣,接着为黄绿色胆汁,最后吐出物可为粪便样液体。3.黏液性血便:为最重要的表现,有85%的孩子在发病后6~12小时可能排出果酱样黏液血便。那是因为套入的肠管因血液循环发生障碍,部分组织坏死或肠管内渗血,而排出有黏液混合的血性便。4.腊肠样肿块:小儿肠套叠多发生在回肠和结肠交界部位,触诊时在右下腹可摸到硬韧而有弹性的腊肠状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