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3期
第一次卫生革命没有结束
作者:李广智
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艾滋病专家组成员
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委员
上海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委员
上海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委员兼秘书
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副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美国感染病与艾滋病学会会员
人类健康正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正成为人类致死的主要原因,被誉为第二次卫生革命提前到来;另一方面,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专家提请注意:
国际上把对传染病的防治称为第一次卫生革命,开始于19世纪后半叶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前。
人类征服传染病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史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在古代人们已经懂得用无机盐、没药和酸性溶液来进行简单的消毒,几个世纪前欧洲和阿拉伯的医生就发现某些重金属如砷、汞、铋等可用于治疗梅毒和其他感染。
1882年,德国医生科赫运用先进的细菌学技术分离出了结核杆菌,1884年又分离出了霍乱杆菌;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1885年发明了狂犬病疫苗,有效预防了狂犬病的流行;1890年治疗白喉抗毒素问世;1898年英国科学家罗纳德·罗斯发现疟疾是由特定的蚊虫传染给人的,其后相继生产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物;1921年,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问世;1928年,预防百日咳的疫苗诞生,同年,世界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应用于治疗; 1944年,美国人发明了链霉素,此后科学家相继发明雷米封、利福平、卡那霉素等药物,使结核病的疗效大为提高;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郑重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
1952年,传染病是中国人民死亡的第1位死因,2004年则到了第10位之后。2000年我国实现了无脊灰(脊髓灰质炎)状态的目标;麻疹、白喉、百日咳、日本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上世纪90年代以来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计划;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中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进展明显,2004年底,病人发现率达到64%,治愈率达到91%……
第一次卫生革命没有结束
然而人类同传染病的斗争是无止境的。一种传染病消灭了、控制了,另一种新的传染病又会出现。新发传染病是指过去20年发病率增加或在不久的将来威胁人类的传染病,包括:1. 由已经存在的病原微生物的改变或进化而导致的新发感染。2. 已知的感染扩散到新的地区或人群。3. 由于环境改变所引起的既往未知的新发感染。4. 由于耐药性的出现使已知的病原对公共卫生产生新的威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仍是国际社会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当前,结核病、艾滋病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艾滋病自1981年发现至今已经造成数以千万无辜者感染或死亡,1996年多种抗病毒联合治疗(鸡尾酒疗法)才使发病者的期望寿命延长10年左右。据2005年12月24日新华社消息,卫生部统计,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与上一年度相比上升了22.72%,病死率上升了10.46%,第一次卫生革命没有结束!
目前的对策
造成传染病的流行主要有三个环节,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
一是管理和控制传染源
如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是老鼠,消灭老鼠就是为了消灭传染源。对禽流感病人的隔离治疗,就是控制禽流感的传染源。
二是切断传播途径
如蚊虫叮咬、水源污染、输血传播等,消灭蚊子可以预防疟疾、严格血制品的筛查与管理可有效控制医源性感染;搞好饮食卫生可以减少痢疾、伤寒的发病。
三是保护易感人群
注射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最好方法,同时要加强健康教育、增强体质。
人类与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斗争将是无止境的。一种新的传染病从发现到消灭需要一定的时间,科学的进步已经使这一过程大幅缩短。今天出现的禽流感不是一地、一人面对的麻烦,而是全球需要共同面对的危机,没有一国一地可以独善其身,全球科学家的合作也成为必然。
同时需要注意,而今西方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不再是传染病造成的,心血管、脑血管等慢性疾病逐渐占据了首位,且多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美国保健福利部划时代地提出了进行第二次公共卫生革命的口号。2004年我国调研地区的疾病死亡率第一、二位者分别是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所以说我国正处在“第一次卫生革命没有结束,第二次卫生革命提前到来”的时代。
面对当今情况,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一手抓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一手抓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转变“重治轻防”的错误观念,增加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的投入。加强自身保健,就可以有效地预防一些传染病和生活方式相关性疾病,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从根本上提高生活质量,真正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卢洪洲副主任每周二全天在上海华山医院有专家门诊,上午在感染发热门诊,下午肝病门诊,周六上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艾滋病专家门诊,地址:上海闸北区水电路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