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4期

如何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作者:邵 远




  前列腺癌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大量临床资料提示与性激素有关。可能是体内雌激素与雄激素的比例失调,特别是雄激素的变化。有研究发现,在性活力较高的人群中,前列腺癌发病率较高,而在睾丸切除后的病人中很少发生;在肝硬化的病人中,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下降,雌激素水平升高,因此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不高。此外还有资料表明,环境污染、淋球菌感染、前列腺增生、过量饮用咖啡和酒类等也与前列腺癌发生有关。
  前列腺癌如能早发现早诊断,则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那么,如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前列腺癌呢?
  前列腺直肠指检是发现前列腺癌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由于此癌肿多发生于前列腺后侧及两侧边缘,病变部质地坚硬,因此直肠指诊能触及(硬结)。前列腺癌的指诊表现为腺体增大、结节坚硬、高低不平、腺体固定,甚至侵及直肠壁。如对45岁以上的男性做直肠指检普查,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并可提高治愈率。若指检在前列腺上发现一硬结时,不论其部位、突出于腺体与否、是否规则都应想到前列腺癌的可能性。
  
  临床常用的检查有:
  1. 超声检查尤其是经过直肠的超声,能够发现前列腺内的可疑病灶,并引导进行穿刺活检确诊。
  2.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 这是一种十分敏感的血液检查,是目前前列腺癌筛查和评价疗效最常用的指标。一般<4作为正常,但相当部分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检查结果有轻度升高,需要定期复查或进一步检查。
  3. 前列腺穿刺活检这是确诊前列腺癌的最准确手段。现在多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准确率更高。少数肿瘤病灶小的患者可能穿刺不到而遗漏,需要重复穿刺。
  4. 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用于发现骨骼转移病灶者。
  其他如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对前列腺癌本身的确诊意义不大。
  前列腺癌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很多病人可能获得长期的局部控制,甚至治愈。一些有早期局部前列腺癌的老年病人,特别是恶性程度低的,甚至可能无需治疗(例如予以观察),因为其他原因死亡危险性超过前列腺癌。但大多数早期病人,宜选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放疗。对于年龄小于70岁(如果患者身体很健康,可适当放宽)的早期病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可能最理想,可获长预期寿命。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他们发生尿失禁的危险性逐步减小(最低的约2%),另外有大约50%的病人还能保持勃起功能。良好的放疗可有相似结果,特别是治疗前PSA水平不太高的病人。
  国内由于对前列腺癌重视程度不够,中老年男性前列腺普查尚未很好推广,大量确诊的患者已经属于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切除的时机。好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需要雄激素,阻断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的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癌肿,使它缩小甚至消失。经典的方法是切除双侧睾丸,去除大部分雄激素。但体内的肾上腺仍然产生一些雄激素,需要使用药物阻止其产生效应。代表药物是氟他胺,通常一天3次,每次服用一片(250毫克)。长期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安全有效且花费低廉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国际上使用一种叫做“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药物代替上述治疗,每月注射一次。但是较为昂贵,一次需要人民币2 500元左右,许多患者难以长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