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5期

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

作者:张 锋




  “裤带越长,寿命越短”,意指人太胖了不利于健康。肥胖是多种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其中与肥胖关系最为密切的是2型糖尿病。
  肥胖是2型糖尿病独立的高危因素,80%~9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超重或肥胖。体重的增加与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高度相关。如果把BMI<23千克/米2的糖尿病发病风险定为1.0,则BMI>25千克/米2的风险为5.5,即患糖尿病的危险性增加了5.5倍;BMI≥30千克/米2的风险为25,BMI>35千克/米2的风险为72!肥胖的患病率与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相关联。所以,当男性腰围超过85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时,就应当关心自己的肥胖及血糖状况了。
  腹部肥胖又被称为中心性肥胖,更易造成胰岛素抵抗。中心性肥胖是指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5厘米,主要是由内脏脂肪增多堆积造成的。内脏脂肪组织具有内分泌功能,它的增多使其分泌的激素水平发生紊乱,从而拮抗了胰岛素的降糖作用;相反,皮下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相对较弱。因而,对于相同体重的肥胖者,中心性肥胖者的胰岛素抵抗要比均匀性肥胖者更为严重,也更难以纠正。
  肥胖首先引起胰岛素抵抗(胰岛素降血糖的效应下降),胰岛代偿性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保持糖代谢正常,此时患者会有高胰岛素血症。当胰岛出现缺陷,胰岛素分泌量代偿不了胰岛素抵抗,则导致餐后血糖升高,又称为糖耐量减低(IGT)。IGT进一步损害胰岛功能,当空腹血糖升高超过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时,患者就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因此,如果未加控制,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发展为:肥胖→IGT→2型糖尿病→(难以控制的高血糖)→糖尿病并发症→致残及死亡。同时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基本一致,遗传基因缺陷导致肥胖的基因绝大多数也会引起2型糖尿病;环境因素也惊人的一致,都是因为进食高能量、高脂肪的饮食和缺乏运动导致,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都能够使二者的病情改善,治疗方案也惊人的一致。
  肥胖而无糖尿病者如果达到中度体重下降(平均体重下降4.5千克),可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危险达30%。已患2型糖尿病者体重下降可改善血糖代谢,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使原有体重下降10%。将使空腹血糖下降60%,糖尿病相关死亡率下降30%,相关肿瘸死亡率下降40%,所有原因导致的死亡率下降20%。因此,减重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十分重要。肥胖型2型糖尿病有效控制体重是治疗的第一步,但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控制体重较非糖尿病肥胖患者更难。由于患者年龄较大且伴有多种疾病,单纯饮食控制和运动难以有效地降低体重。当上述治疗无效时,可加药物治疗。
  如何预防肥胖及由此引发的糖尿病呢?首先应该改变多吃少动的习惯,限制食用高胆固醇,高热量食品,如汉堡包、肥肉等,多吃粗粮和豆制品;其次,是增强体育锻炼,少看电视,多走路,少坐车。对于已患糖尿病的肥胖人群,在控制饮食的同时,还应该进行步行、骑自行车、慢跑、打羽毛球、游泳、爬山、跳舞等有氧运动,有效控制体重。而且最好是全家一起运动,既增加运动的乐趣,也有利于互相鼓励、持之以恒。
  请记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控制体重,就可有效防止肥胖及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擅长妊娠糖尿病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诊治,每周二下午有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