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5期

胃镜检查不再可怕——访内镜专家姚礼庆教授

作者:陈 洁




  内窥镜起源于一百多年前,最早是为检查膀胱和尿道设计的,后来有人联想到是否也能用内窥镜直观地看到病人的食道与胃肠,胃镜应运而生。
  这一百年来,胃镜检查从用一根直管发展到现在有多重纤细灵活管道的多功能电子镜,甚至可以用一粒“胶囊”来取代——
  
  约在建国初期,我国引进了第一代胃镜。第一代胃镜看上去简直像是刑具,直直的一根管子,直径足有2公分。要想探入病人食管,直至检查胃壁黏膜,病人要遭受极大痛苦。操作时,必须由专业医护人员“摁”住椅子上坐着的病人,将70多厘米长的金属管从病人口中塞入,这情形就像马戏团的“吞剑表演”,至今这样的“铁管子”仍有一根保留在上海中山医院的内镜中心一供参观。
  由于第一代胃镜的确容易造成创伤,而且通过微弱的光源只能发现比较大而明显的病灶,如癌肿,所以只应用于一些总体状况尚可但高度怀疑胃部有严重疾病的患者。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各大医院采用了第二代胃镜,称为半可屈式胃镜时期。胃镜的下1/3用了蛇皮管,病人的损伤减小,视野加宽清晰了。
  到了70年代,纤维胃镜陆续“登场”,使内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首先,纤维胃镜镜身柔软,有充分的可弯曲度,对病人来说当然是受检时的痛苦及危险性均很小;对医生来说,纤维胃镜的视野更广阔,基本上没有盲区;导光性能优良,利于照相,方便活检(即摘取局部组织)。以后还逐渐改进,比如,设计出前视、侧视、斜视内镜,增加了可转动方向和角度,可注气、注水、抽吸,摄影配套器械也更完备等等。在功能上,第三代胃镜不仅能发现细微病变,而且能够镜下止血和摘除息肉等。由于纤维胃镜检查直观准确,痛苦小,所以一旦怀疑患者有上消化道疾病(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医生都建议予以胃镜检查,使诊断治疗更精确。至今,我国许多地区仍使用此种纤维胃镜检查。
  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第四代胃镜——电子胃镜在各大医院逐渐取代了纤维胃镜的位置。电子胃镜的基本特点是:视野可以放大6倍,图像更清晰,微小的病灶易被发现,被检查者痛苦小,受检时间短(约15分钟),检查准确率高。电子胃镜的内镜前端装有高敏感度微型摄像机,将记录下来的图像以电讯号方式传至电视信息处理系统,然后把信号转变成为电视显像机上可看到的图像。不仅图像更清晰,可以把非常微小的局部放大许多倍,而且检查资料便于贮存和再生,大大有利于研究和教学。从设备来说,电子胃镜镜身也更为纤细,目前最细的管径直径仅为0.58厘米,其前端探头可向各个方向转动,有喷水、吸引器等设备。原来一些疾病需要动手术的,比如早期肿瘤、胃内大结石等,运用电子胃镜技术可直接镜下摘除。
  还可以配合现代麻醉技术,给被检查者注入少量麻醉剂,一般5分钟就可完成胃镜检查,这种方式被称为“无痛胃镜检查”。
  现在科学家们仍在对胃镜检查技术不断探索。比如发明了胶囊内镜。国内极个别医院已经把胶囊内镜列入检查项目以供选择。
  胶囊内镜检查方便无痛苦,整个摄录系统包裹在“胶囊”里,被检查者吞服后照常工作生活,约6~8小时后把胶囊排出体外就完成了整个检查过程。但医生要辛苦许多,大约需要用几个小时才能把成千上万张照片(每秒数张)看完,还要避免视觉疲劳可能造成的疏漏。而且胶囊在胃肠中歪斜或颠倒位置,顶端的摄像头可能会“漏掉”病灶,即使看到可疑病灶,也无法做活检。这些问题目前都有待于进一步解决。胶囊内镜检查的检查价格也非常昂贵,一般每次在7 000元以上,但由于其可检查整个消化道,有时会建议怀疑有小肠疾患的患者做,因小肠的解剖位置,胃镜或肠镜都不容易检查透彻。
  胃镜清洗和消毒技术也不容忽视。早期由于消毒制度的不健全,可能导致患者得乙肝等传染病。后来通过给被检查者预先验血,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和阴性者分别用不同器械并严格消毒镜身。现在我国专门设立内镜质控中心,并修订出更严格的监测标准。尤其在一些大医院,从软硬件设施等各方面彻底杜绝可能造成的2次感染。比如上海中山医院的内镜中心,采用医患分离通道格局,病人和医生从不同的通道进入检查室;专门配有洗镜室、消毒打包室和镜库,对不同器械分别进行内镜清洗、消毒、存放;且全部进行机械化洗镜,以免除被检查者的担心。
  胃镜的功能能否更多,也是科学家下一步探索的方向。比如说,能不能用胃镜在胃壁上打洞,探入腹腔,对其他器官进行手术而不用开膛剖肚呢?比如进行胆囊、做到阑尾、小肠疝气、女性内生殖器官附件等疾患的治疗,而腹部不留疤痕?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相信这样的“幻想”也终会实现。
  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胃镜下放置水囊治疗肥胖症不久将会在上海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开展,这将是广大肥胖患者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