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5期

话说“起阳草”

作者:傅维康




  韭菜是中国古人很早就食用的蔬菜,并且还被作为一种祭品,两千多年前,《诗经》所写的“献羔祭韭”,表明中国古时,羔羊和韭菜都兼被作祭祀之用。
  韭菜为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新栽种的韭菜,生长出的长叶经剪割之后,逐渐地又能生长出新叶,一年之中可供剪割四五次,因此,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韭”字解释:字形表示它从地面上生长出的叶子,字义为“一种而久生者,故谓之韭。”明代《本草纲目》也说:“韭,丛生丰本,长叶青翠……剪而复生,久而不乏也。”正因韭菜上述特点,所以“韭”和“久”字读音相同。由于韭菜被栽种之后,在数年中可供多次剪割作蔬食,所以它又名丰本,并被趣称为懒人菜、长生韭、草钟乳、起阳草、一束金等。
  虽然,韭叶被剪割之后能旺盛再生,但并非任何时候都可剪割,中国古人总结指出:“剪(韭叶)忌日中”。唐代诗人杜甫所写“春雨剪春韭”诗句,似可看出在“春雨”中剪韭叶是合适时机。
  用韭叶、韭花、韭黄作主料或配料,无论是炒或煮或作馅,可以烹调出名目繁多的美食,南宋诗人陆游的“园畦剪韭胜肉美”诗句,反映了他对韭菜的赞赏。中国古人在食用韭菜的生活实践中,还体验到它的疗病功效,如韭菜叶、花和根,具有温中、行气、活血、化瘀、解毒作用;韭菜子有补肝肾、壮阳、固精等作用。历代中医文献记载用韭治疗的疾病颇多,具体如韭叶和鲫鱼煮汤内服治疗下痢;煮食韭叶、韭根补体虚、开胃、益阳、止尿血;煮韭汁外洗痔疮、脱肛;韭菜子(一至三钱)煮食治疗尿频、遗尿、遗精、腰酸膝冷等,韭菜有“起阳草”之别名即缘于此。
  据研究者实验得知,韭菜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E和K、挥发性成分、含硫化合物、粗纤维、草酸等。矿物质钾含量相对较高,钠含量低,硒含量高于黄芽菜、花椰菜、芥菜等。韭菜的挥发性成分和含硫化合物,是产生韭菜特有辛辣气味的物质,上述成分和化合物具有促进食欲、扩张血管与发汗等作用,对食欲不佳、高血压、冠心病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含硫化合物对绿脓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韭菜富含粗纤维,能促进肠蠕动,防治便秘。韭菜粗纤维还能把人们有时误吃进消化道里的头发、金属碎屑等包裹,将其排出体外,因此,韭菜在肠道内起到了“清道夫”的妙用。
  韭菜中含蒜氨酸和蒜酶,二者平时“互不相涉”,但切碎的韭菜,其切口与空气接触,蒜氨酸在蒜酶“催化”下,产生浓烈挥发性辛辣气味的蒜辣素。为减少此种具有保健功效物质的损失,切碎的韭菜应及时进行烹调食用。
  韭菜含草酸,服食奶粉、牛乳等富含钙的食品,不要同时吃韭菜,避免草酸和钙结合成草酸钙而妨碍人体对钙的吸收,也减少体内形成结石的可能性。
  由于韭菜根部易发生虫害,有的菜农在韭菜根部施以大量强效杀虫剂,因而上市的韭菜可能残留多量农药。为避免农药中毒,对韭菜须充分洗净,并把它全部浸于清水中15分钟,取出再冲洗后,进行切碎、烹调食用,以保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