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房颤患者的福音

作者:李毅刚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正常人的心脏每分钟跳动60~100次,当发生房颤时,心房每分钟激动500~600次,并且非常不规律,导致心房不能有效地收缩。心房这么快的激动在通过房室结下传到心室时,大部分颤动波不能下传,不到1/4的颤动波能够传到心室,导致心室率极不规整。
  房颤通常分为三类:①阵发性房颤,发作几分钟,几小时,甚至1~2天,一般不到7天。大多自行转为正常窦性心律,但反复发作。②持续性房颤,房颤发作2天以上,未能自行转为正常,需用药或其他干预治疗后才能复律。③永久性房颤,也称慢性房颤。指房颤发作持续一周以上甚至几年。药物治疗很难转复成正常的窦性心律。
  房颤发作时,大多数患者可有心慌症状,部分患者感觉到头晕、乏力、容易疲劳,严重者出现胸闷、气短,尤其是上楼、活动时更加明显。少数人有一过性眼睛发黑表现。少数房颤患者可无任何不适症状,仅在体格检查和做心电图检查时被发现。
  频繁出现的心慌、疲乏、憋气限制了患者的活动,降低了生活质量,造成患者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失去工作能力。房颤最大的危害是可以引起脑中风,60岁以上的房颤患者脑中风发生率是没有房颤患者的6~8倍。再者,房颤还可以引起心力衰竭。
  
  房颤的主要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采用一些药物如:心律平、可达龙、倍他乐克、地高辛等。可控制部分房颤患者发作,降低永久性房颤的心室率,改善症状。但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多,随病程延长,药物疗效渐差,难以控制房颤发作。同时服用华法林或阿司匹林等预防血栓形成,预防脑中风。
  (2)外科手术治疗 是预防房颤复发的有效治疗手段,但需开胸、创伤性较大,仅限于器质性心脏病,如需要人工心脏瓣膜置换的患者,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同时进行房颤外科手术治疗。
  (3)射频消融治疗 目前研究发现,房颤尤其是阵发性房颤,是由连接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异位兴奋灶,发出冲动引起心房颤动。环肺静脉隔离治疗房颤是目前的主流方法,成功率80%~90%,不需开刀、恢复快,住院一般10天左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自2004年起开展国内首例环肺静脉隔离——“三管齐下”根治房颤,术后为每位房颤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门诊随访,成功率达90%以上。这些饱受房颤困扰的患者,有的是发作频繁的阵发性房颤,有的是药物无法控制的持续性房颤,还有合并心脏瓣膜病的慢性房颤患者,经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心律恢复正常跳动。这种治疗方法给房颤患者带来了福音。
  (作者每周四下午有专家门诊)
  
  封面人物介绍
  李毅刚, 男,39岁,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德国歌德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主任、心导管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心脏病学协会会员、欧洲心脏病学协会会员。
  李毅刚教授是中国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技术最早掌握和推广人之一。他曾成功主做了国际上首例心脏移植后房扑的射频消融治疗;在国际上首次证实折返是冠状动脉窦起源的室性心动过速机制之一;在国际上率先进行了有器质性心脏病室颤的射频消融……曾获得歌德大学医院最高荣誉奖“歌德大学电生理杰出贡献奖”。在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已发表了百余篇论文、专著、摘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