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6期
揭开“腔梗”的神秘面纱
作者:倪秀石
“腔梗”也是一种脑梗死,即“腔隙性脑梗死”,是指颅内微小动脉硬化闭塞造成的脑组织缺血性微小梗死。“腔梗”的病灶较小,直径小于10~15毫米。2个或2个以上的“腔梗”称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简称“多发性腔梗”。
“腔梗”大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临床研究证实,任何导致动脉硬化的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血黏度以及吸烟等,都是引起“腔梗”的危险因素。
“腔梗”的临床表现
由于“腔梗”病灶的部位不同,临床症状可表现为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动作笨拙、行走不稳、吞咽呛咳等,一般临床症状相对比较轻,更有些人可以没有任何不适之感,仅在CT、核磁共振检查时发现有“腔梗”。
如何诊断“腔梗”
“腔梗”以前仅仅是一个病理诊断,随着CT、核磁共振在临床上普遍应用,过去仅靠病理诊断的“腔梗”被纷纷检出。但CT、核磁共振诊断“腔梗”也有假阳性和假阴性。CT不能发现小于24小时的新鲜“腔梗”病灶,也常常不能显示小脑、脑干部位的“腔梗”,图像分辨率较低的CT也常常把伪影误诊为“腔梗”。临床上不乏有一些患者,仅仅是由于CT诊断为该“可疑腔梗”而长期进行无谓的治疗。
核磁共振是诊断“腔梗”较为可靠的方法,对小脑、脑干部位的“腔梗”也能清楚显示,而且核磁共振的弥散加权图像更能清楚区别“腔梗”是否为新鲜梗死灶。但有时也会把伪影误诊为“腔梗”。
因此,医师必须结合临床,才能正确判断CT、核磁共振发现的“腔梗”是否是伪影,是否是新鲜病灶,是否是与临床症状相关的责任病灶。
“腔梗”的合理治疗
如果病人急性发病,虽然症状较轻,也必须及时就诊,按急性脑梗死急诊处理,因为发病初期,无法判断病情是否进展,若延误治疗时机,可导致严重神经功能残废,甚至生命危险。实际上“腔梗”也是一种脑梗死,只是按梗死灶的大小人为地划归为“腔梗”。如果是陈旧“腔梗”病灶,治疗以控制危险因素为主,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辅以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等,预防新的“腔梗”发生。
我们在门诊常常遇到一些“腔梗”患者就诊时要求定期静脉输注活血化瘀的中药或降纤酶治疗,以为这样能“疏通血管”,预防再次“腔梗”。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盲目不加区分地“疏通血管”,不仅起不到预防再次“腔梗”的作用,而且可能导致脑出血的发生。至今为止,临床研究未发现定期输注活血化瘀的药物能预防“腔梗”的发生。
“腔梗”的预后
由于“腔梗”早期临床症状轻,患者自己往往不重视。然而,如果急性期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神经功能残疾加重;如果恢复期不控制“腔梗”的危险因素,导致脑动脉硬化越来越重,使脑血流量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脑内逐渐出现广泛多灶性“腔梗”,导致智能减退,甚至痴呆。所以,一旦出现“腔梗”,应积极正确地治疗,控制病情发展,预防痴呆的发生。
(倪秀石,医学博士。现任世界神经病学联盟神经超声研究学会会员,《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委,《国外医学杂志脑血管疾病分册》常务编委,《医学研究生学报》特约编委。擅长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每周一下午有专家门诊,每周三上午有特需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