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3期

有了高血压须防糖尿病

作者:李 青




  高血压与糖尿病,可谓一对“难兄难弟”。据研究发现,近4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有高血压,而5%~10%的高血压病患者同时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2 型糖尿病发生率是血压正常者的2.5倍,糖尿病罹患高血压是无糖尿病患者的2倍。这些数据说明,高血压和糖尿病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高血压病患者餐后血糖异常即糖耐量减退(IGT)、糖尿病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门诊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发现,有较大一部分已经存在IGT,甚至已经发展成为糖尿病。但由于这些患者口干、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呈隐匿性发展,往往容易被忽视,而失去早诊断、早治疗的机会,以至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在发展过程中相继出现,给患者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单纯进行空腹血糖的检测可能使一些IGT或糖尿病患者漏诊,所以我们对高血压病患者在密切监控血压的同时,需定期进行血糖的检测,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以最大限度地尽早发现存在心血管发病风险的个体,并给予早期治疗,以降低高血压和高血糖对心、脑、肾和眼底等靶器官的损害,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很多,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降低血压,不同点是有的对糖代谢有不良影响,有的则无此副作用。病人应学会正确选用降压药,以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1.噻嗪类利尿剂(双克)、β2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倍他乐克等)
  
  国内糖尿病专家认为,噻嗪类利尿剂(双克)能抑制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对非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可以使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β2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倍他乐克等)能干扰交感神经功能,减少胰岛素分泌,降低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研究表明,长期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和β2受体阻滞剂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新发糖尿病的危险性高于未经治疗的高血压个体,在两药联合应用时尤为明显。因此,对糖尿病及高危人群的高血压患者一般不主张单独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和β2受体阻滞剂,短期、小剂量使用是允许的。由于一些中成药为复方制剂(如珍菊降压片、复方降压片)含有双克成分,所以也应谨慎服用。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ARB)
  
  ACE、ARB对各种级高血压均有效,同时对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冠心病高危因素及预防中风复发均有效。该类药物可以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所以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一线用药。ACEI的主要缺点是,约1/5的服用者有干咳的副作用。
  
  3.钙离子阻滞剂(CCB)、α受体阻滞剂(哌唑嗪)
  
  一般认为不影响血糖代谢,是糖尿病及高危人群高血压治疗时选用的二线用药。
  高血压患者,由于常常伴有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及血脂异常,所以在药物控制血压的同时,生活方式的干预也非常重要。戒烟、合理健康的膳食结构(包括限制钠盐和脂肪摄入)、适度的体育活动,控制体重,这些是药物治疗的重要辅助措施,能长期坚持,对于延缓高血压患者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每周三下午有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