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4期

关注大动脉,预测心脑血管风险

作者:杨栓平




  长期以来,医务人员一直关注冠状动脉、脑部动脉。关注的结果,导致人们对局部中小动脉病变,如狭窄和堵塞的认识和治疗有了质的飞跃。从抗心肌缺血药、改善代谢药、扩张血管药、溶栓药,直至导管、支架及各种外科手术方法的出现,对患者生存状况的改善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但是这一切,并没有使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及发病率降至较为理想的水平,心绞痛、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卒中和猝死等,依然是威胁国人生命健康的“定时炸弹”。
  国外尸检证据显示,死于冠心病的人群有相当大比例未发现有冠脉狭窄和堵塞。种种证据表明,包括冠心病在内的多种组织、脏器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和预后并不仅仅与局部动脉的病变程度有关,大动脉僵硬度增加(弹性减退)是这些人群发病及各种意外风险增大的更主要原因。近年来,大动脉弹性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大动脉就是主动脉及其一级分支。把大动脉与冠心病、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病和死亡密切联系在一起,可能是许多临床医务工作者难以理解的。
  我们可以把大动脉比喻为上游的水库,直接供给冠状动脉、脑部等各个部位脏器的动脉比喻为河流。大动脉弹性良好,左心室在收缩期射血,可以将相当多的血液和势能储存在大动脉内,由于脉搏波速度(PWV)传导较慢,反射波落入舒张期,导致舒张压相对降低,收缩压相对升高,脉压减小,保证了组织脏器的供血。当大动脉弹性减退时,收缩期储备在大动脉内的血液和势能明显下降,加之PWV传导加快,反射波落入收缩期,使得收缩压明显增高,舒张压明显下降,脉压加大,导致在相对长的舒张期内,组织和脏器处于血流灌注不足(缺血)的状态。此时,即便是大动脉下游的中小动脉通畅,也难以满足机体在应激(如感染、劳累)状态下的需求,发生各种意外就不难理解了。这就如同上游的水库水位很高,水量储备充足,下游的河流即便有点狭窄,但水流也会很大(大动脉弹性良好);上游水库如水位低,水量储备不足,下游的河流即便很通畅,水流也会很小(大动脉弹性减退)。
  其实,有关大动脉弹性的研究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已经有数千篇相关专业文献发表。直到20世纪80年代,法国率先推出自动测量PWV的Complior仪,这项技术才真正走向成熟、走向临床。由于大动脉弹性检测技术的重要性,2003年,欧洲将主动脉PWV检测正式列入“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技术。2004年6月,我国卫生部将血管病变检测技术列入面向基层和农村推广的“十年百项”计划。 “第三届中国血管病变和动脉功能学术会议暨第一届国际血管健康学会亚太地区会议”上,正式形成了《中国血管病变防治指南》。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介绍说,在新世纪的十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大动脉弹性及亚临床血管病变的检测,将会像一百多年前应用于临床的血压计一样,成为我们早期评估亚临床血管病变简单和实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