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5期

健康的重要条件——心理和谐

作者:赵旭东




  专家简介
  赵旭东教授, 1993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中德友好医院筹备工作组组长、香港理工大学名誉教授、世界精神病学会跨文化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常委、中华精神病学会常委、德国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中方主席等职。
  从事神经内科、精神科、心理治疗工作20多年。主要涉及心理治疗学、心身医学、跨文化精神病学的研究、教学和实践。是我国心理治疗学的学术带头人、著名精神卫生专家。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某事把我气得肚子疼”,“某人把我气得头疼”。疼痛,很多情况下有着非常丰富的心理内涵。有学者研究认为,中国人的“躯体化倾向”较为明显,心理矛盾和痛苦往往不直接表达出来,很多的躯体症状、躯体疾病实际上可能是心理问题的结果或是心理问题的表达形式。
  
  什么是心身疾病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精神分析理论的流行和受欢迎,在德国率先发展成了相对独立于精神科的专科领域——心身医学。
  目前,心身疾病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如神经性呕吐、偏头痛)。广义的理解,则强调任何疾病过程都要重视心身两方面因素,不管它有没有明显的前因后果关系(附图)。
  
  祖国传统医学也有“情志致病”、“情志治病”的论述。我们认为,心身疾病的概念是双向的,身体与心理之间有交互的影响。可以是躯体疾病引起心理障碍,也可以是心理障碍引起躯体疾病。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疾病定义为身体上的毛病,把其他的社会心理因素当作外在的影响因子。现在提倡把社会心理因素、躯体因素导致疾病综合起来考虑,这些因素在一种“循环因果”的关系中交互作用。这也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最具体体现。
  
  哪些是心身疾病
  
  最早,有学者提出“七种经典的心身疾病”: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性皮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及支气管哮喘,并认为它们与特定的或非特异性的心理冲突有关。现在则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在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中均有作用。
  随着心身医学研究的发展,以前不认为是经典的心身疾病,现在也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譬如,现在认为糖尿病是非常典型的心身疾病。虽然它的遗传倾向非常明显,特别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不能拿一两代人中基因出现问题来解释,显然促使遗传基因表达的环境因素改变起了重要作用,包括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精神压力的增大、生活理化环境的改变等。
  临床研究还发现,糖尿病人合并抑郁的比例非常高,有脑功能改变方面的作用,也有并发症的影响,处方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等。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病人,比单纯的抑郁症更难治。另外,心肌梗死病人有没有抑郁障碍,是预测病人18个月存活率高低的重要指标。
  
  “像对待感冒一样”
  
  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失眠、头痛、心悸、胃痛、消化不良,甚至是性功能障碍等躯体不适,人们首先会想到去找神经内科、心内科、消化科、男科或不孕不育科医生,较少会想到找精神科医生,或是主动去心身医学科就诊。
  以抑郁症为例。有统计资料显示,抑郁症患者就诊其他科的机会,在所有精神科疾病里占第一二位。大多数情况下抑郁症患者是以身体疾病求诊求助:睡眠障碍,会去神经内科、内科看病;食欲紊乱,多数是食欲下降导致消瘦,也有少数可能是贪吃,常常被当作消化方面的问题来处理;很多的抑郁症还合并有焦虑、惊恐发作,心血管症状非常明显,如心慌、心悸、濒死感等,又会被当作心血管方面的问题来处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心血管病门诊就诊的病人,40.4%伴有心理方面的因素,即是例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起心身医学的思想方法,真正地把病人当成一个完整的病人来对待,这就是心身医学的魅力和好处。
  怎样看待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健康、理性的做法是,就像对待感冒咳嗽一样。看精神科医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见不得人的事,是平常的事,消除有心理问题以后的“病耻感”至关重要。
  
  做心身健康“双面佳人”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要面对生老病死,遭遇被偷、车祸、意外伤害、亲人离去等“飞来横祸”。老年化,独生子女,升学压力,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复杂,贫富差距加大,现代情感危机如婚外恋、包二奶、离婚、再婚,甚至环境污染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烦恼似乎都在逼着人们抓狂。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对多数人来讲,用不着看医生。心身医学保健方面的科普书报刊很多,感兴趣的人可以看一看这方面的书,进行心理的自我检测、自我修正。如果需要专业的咨询诊治,可以去看精神医学科医生,或是挂牌各种临床心理科、心理咨询门诊等。应对之策还包括:
  1. 建立“健康新概念”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的完好。尽量学会识别自己头脑中不太有利于健康的信念,学会识别一些不利于健康的比较极端的消极情绪,注意反思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有没有一些心理的动机在驱使,生活习惯对健康有没有害处,能不能把它替换掉。
  2.了解疾病与性格的关系易恼火、激动、发怒和急躁,竞争性强,性格比较压抑内敛,不太善于或不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比较典型的A型性格。心理学家研究发现,85%的心血管疾病与A型性格有关,像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也有这方面的影响因素。而83%的长寿老人属于遇事想得开的B型性格。B型性格的特征是,容易相处、不易激动,社交适应性较好,遇事想得开,不耿耿于怀。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则可有意识地修正不利于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3.选择健康的减压方式一个人遇到“刺激”、“烦恼”之后,选择什么方式去解决,也与健康密切相关。譬如抽烟、喝酒,是最常见的减压方式,但却是有害健康的应对之法。有的人没日没夜拼命地干工作,实际上生活中可能遇到了“麻烦”。健康的做法是,积极地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而不是像“鸵鸟”一样刻意回避矛盾。
  4.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的资源”如果健康出了问题,应该冷静地分析一下,最近生活中有没有相关的心理应激因素,有什么“烦恼”需要正确处理。遇到心情郁闷,可以找亲朋好友倾诉,寻找情感的支持,找心理治疗师帮助。总之一个目的,就是要及时把自己情感上的压力舒缓掉宣泄掉。
  5.建立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很多疾病与家庭中沟通、交流的关系模式有关。例如在门诊经常会看到动不动就头痛、肚子疼,这儿不好那儿不好,不想上学不想上班的人,若问“你跟妈妈睡觉睡到几岁”,经常会发现有的孩子少年期,甚至成年了还跟妈妈睡觉。这些人多是比较软弱、没有主见,实际上也标志着心理分化程度很低下。这种情况最容易产生心身疾病,不管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的疾病。
  健康,可以让我们享受高质量的生活。要想身体健康,就要保持心理的和谐!
  (赵旭东教授每周六全天在上海东方医院有特需门诊,预约电话:021-58822171)
  
  新闻链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刘梅颜副教授对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门诊就诊的347位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发现单纯躯体疾病所占比例为52.4%,而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共病占27.7%,单纯心理疾病占12.7%。这类共病患者的临床表现通常不典型,治疗效果较差,同时更容易具有不良医学行为,如依从性更差,更难戒烟和更难坚持锻炼等。因此,单纯依赖相应手段治疗心血管疾病很难奏效,需要临床医生能够及时准确识别,进行心理干预。
  (摘自《健康报》2007.2.6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