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5期
哪些消化不良更应重视
作者:李增烈
什么是消化不良?
到底如何界定消化不良?国际医学界近年的共识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痛或不适、上腹胀闷、餐后饱胀、早饱、厌食、恶心、呕吐、嗳气、反酸、胸骨后闷胀不适等中的几项构成一组症状群。不难发现,有消化不良的人确实相当多见。
为什么会发生消化不良?
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因人而异,有些还不清楚。胃动力障碍,包括对食物进入后的舒张差,排空不良,动力缺乏协调,胃电异常等是重要原因。其次是胃的敏感性增高,或与神经功能障碍有关。胃酸分泌异常及对酸敏感度增高,心理、社会因素(如失业)也有密切关系。近年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用药(阿司匹林、消炎镇痛药等)、吸烟更引人注意。
哪些疾病可以引起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叫器质性消化不良,通俗地说就是因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结缔组织病、肾脏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如食管癌、胆病、溃疡病、肠癌、胰腺炎、胰腺癌、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引起的。如果把消化系统比作一架机器,这一类消化不良的原因就是某些零部件坏了!这种消化不良就是病的信号。
第二类叫功能性消化不良。经过常规检查(血常规、血沉、B超、胃镜及大便隐血试验)并未发现消化系统重要病变,却有消化不良的那些症状,这就好比机器部件完好无损,运转却不正常而需要调整。
消化不良时如何检查?
从前面讲的可知,消化不良检查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器质性病变(前一类消化不良)。通常必须包括:血常规(协助了解有无贫血、感染等)、血沉(可粗测体内有无破坏性病变)、B超(诊断肝、胆、胰疾病)、胃镜(探测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隐血试验(了解胃肠道肿瘤及破坏性病变)。一般医院均可完成,而且花费也不多。如果都无重大发现,可能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了。
需注意的是,若出现吞咽困难、呕血、黑便、贫血、厌食、体重下降、发热、黄疸、腹部包块等症状之一,就是严重信号,通常叫“报警信号”。这时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检查。
消化不良与胃炎等有什么关系?
这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问题:消化不良说的是临床情况,胃炎是从病理方面作的说明,两者常同时存在,较重的胃炎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原因。
1/3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有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便前腹痛,大便次数改变等。
消化不良该如何治疗?
器质性消化不良原因明确,治疗按常规进行,可参考下述各点辅助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首先要保持乐观的情绪,既然作了全面检查就不要再背上“重病”、“癌症”的包袱,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规律作息时间,勿过劳,饮食宜低脂、易消化,少用伤胃的药物。有幽门螺杆菌的应加以根治,往往可收到良好效果。药物方面应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胃肠促动力药(吗丁啉、普瑞博斯、莫沙必利)、抑酸剂(奥美拉唑、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胃黏膜保护药(胶态铋、麦芝林、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等)之一或并用。有时中草药也能收到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