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5期

儿童急性肾炎的病因与护理

作者:唐建华 朱光华




  孩子两眼浮肿、小便呈酱油色,患了急性肾炎。当医生问及孩子患病前一个月内是否患过什么感染性疾病时,不少家长会感到非常纳闷,孩子的急性肾炎与原先的感染性疾病有关吗?是的,现代医学发现,两者不仅有关,某些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恰是引起急性肾炎的罪魁祸首。
  
  某些感染可致急性肾炎
  
  急性肾炎是3~8岁儿童的常见病,哪些感染性疾病会引起急性肾炎?大量研究证实,引起儿童急性肾炎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咽峡炎、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化脓感染和乙型肝炎等。
  造成这些疾病的病原体主要是细菌和病毒,细菌通常是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克雷白杆菌等;病毒有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腺病毒以及柯萨奇病毒B4等;其中90%是溶血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所以此病又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溶血性链球菌通过引发的一种免疫反应,即细菌的抗原成分与人体内的抗体结合后,在血液中形成免疫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称为循环免疫复合物,经血液循环流入肾脏,并沉着在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这些抗原也可以先“植入”毛细血管壁,再与抗体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这些循环或原位免疫复合物在局部激活补体系统和其他炎症机制,从而产生强烈的免疫和炎症反应,造成肾小球基底膜的免疫损伤和炎症而发病。
  由于急性肾炎是一种细菌或病毒等免疫反应所致的疾病,从免疫反应开始到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出现临床表现有一个过程,约1~3周时间。因此,患儿起病前1~3周常有先驱的感染性疾病的症状,如发热、咽喉疼痛、全身充血性皮疹或皮肤脓疱疮等。患儿因肾脏的肾小球基底膜遭到严重的破坏,尿中可出现红细胞、蛋白质和少量白细胞。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体内水钠潴留,以致患儿出现尿少、水肿、高血压,严重者出现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可危及生命。
  
  家庭护理须知
  
  对于患有急性肾炎的孩子,家长在护理时要注意以下一些内容:
  1.休息首先应强调休息,无论病情轻重,最初3周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目的是减轻心脏负担,防止心力衰竭和因血压升高发生高血压脑病。待浮肿消退、血压下降、肉眼血尿消失后逐渐恢复活动。血沉恢复正常后才可以上学,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埃迪氏计数①恢复正常后才能上体育课。
  2.饮食急性期应忌盐,目的是防止体内水、钠潴留,不使浮肿加重、血压升高。有些人认为患儿忌盐时间越长越好,其实,这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在急性肾炎早期,有浮肿、少尿、高血压和严重循环充血时,要严格限制盐的摄入。待患儿浮肿消退,尿量正常,血压也恢复正常后就可以吃低盐饮食,即每日食盐量不超过2克(1克盐相当于小牙膏盖平平一盖或5毫升酱油的含盐量)。患儿吃低盐饮食2~3周后,仍无浮肿、尿少和血压升高等情况,就可逐步从低盐饮食过渡到普通饮食。忌盐的同时也应忌吃咸菜、咸鱼、咸肉以及含碱较多的食品,如馒头、油条、挂面、皮蛋和豆腐干等。此外,肾炎急性期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主副食品中蛋白质含量不超过30克,若有氮质血症更应从严掌握,每天每千克体重摄入蛋白质不超过0.5克。浮肿消退、血压下降后应鼓励患儿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3.药物治疗肾炎急性期应该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7~10天,以彻底清除病灶内残存的细菌。青霉素并不能治疗急性肾炎,但因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常是急性肾炎的前驱感染,因此清除链球菌感染对急性肾炎有一定好处。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肾炎痊愈后,人体对该型链球菌可获得永久性免疫,以后即使再遇到同一种细菌的侵袭也不会复发,因此,不需要长期使用青霉素来预防复发。
  4.预防重视小儿饮食营养的同时应让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猩红热及皮肤感染等。在夏秋季节积极防治蚊虫叮咬及皮肤感染,以防引起急性肾炎。一旦发生上述疾病应及早地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彻底治疗,直至痊愈。小儿急性肾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约2周左右水肿消退,尿量增加,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正常;4~6周尿常规接近正常;4~8个月埃迪氏计数可恢复正常,少数患儿镜下血尿可持续6个月~1年。病毒所致者随感染痊愈而愈。
  儿童急性肾炎只要做好家庭护理和及时的对症处理,95%以上的患儿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病死率不到2%。
  (朱光华教授每周二上午有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