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6期

怎样应对“考试焦虑症”

作者:杜亚松




  有些学生平时成绩还不错,但考试时往往“上场昏”,平时熟记的一些公式、课文等统统忘得精光。心理咨询师说,这可能是考试焦虑症。
  
  什么是考试焦虑症
  
  从心理学角度看,考试焦虑症无非是由于太紧张、焦虑而使回忆受到了紧张情绪的干扰。学生在考试时,往往由于担心自己考不好会影响升级升学,甚至怕影响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这些杂念及由此而引起的情绪波动和紧张心情就给学生造成了压力,阻碍了回忆的正常进行。紧张心情和情绪波动之所以能起干扰作用,从生理机制方面看,是大脑皮质上的神经活动过程产生了负诱导,引起了抑制,因而妨碍了回忆。
  
  诱发考试焦虑症的因素
  
  从焦虑本身来说,主要是对考试结果一种不确定性的担忧,诱发考试焦虑症有很多因素。
  第一种因素就跟人的性格有关,我们把它叫做悲观主义者。这类儿童哪怕有90%的可能性考好,但是他不看那90%,看的多是那10%,所以他总是很悲观,通常这样焦虑的人,对其他事情也会抱有悲观的感觉。对他来说,快乐是暂时的,烦恼是永远的,跟他的性格有关系的。
  第二,可能跟他的失败经历有关系,就是以前的考试当中失败过。比如有一些同学,在一模、二模考试当中没有考好,就使得他们在高考中有相当多的焦虑。
  第三方面的原因,就是来自不合理的期望,可能来自家长、老师或自己。所说的不合理的期望,就是指他的愿望和他的能力相差比较远。比如有的家长认为,现在不上重点大学找工作比较难,就希望自己的孩子上重点大学,其实孩子的能力只能上普通学校,强迫他上重点,就有差距了,无形中就给了他压力。
  
  应对良方
  
  1.端正动机,改变认知 “考试焦虑”是考生对考试事件在认知上的歪曲,导致情绪上的紊乱和行为上的异常。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且绝对化,或以偏概全或认定糟糕透顶,即认为考试失败会导致可怕的人生后果。因此,要帮助考生改变对考试和考试焦虑之间关系的错误认知,使他们认识到考试不是人生的目的或全部内容,意识到自我认识和评价是造成压力的关键,通过改变其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2.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大多数“考试焦虑”患者在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上存在缺陷。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太多,且生活安排单调,睡眠时间过少(有的考生每天只给自己4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应考时要科学用脑,每天保证8小时的睡眠。
  3.心理分析,揭示原因 心理咨询的实践也证明,大多数患者在小学阶段(即“潜伏期”)常因考试受挫而受到父母或老师的过度惩罚,导致性格内向,过分追求完美,或逆反甚至有社会攻击性。这种痛苦的经历,沉淀于内心深处而不会消逝,进而导致“考试焦虑”的发生。因此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4.深呼吸 如果在考场上脑子一片空白,可以深呼吸,反复做3~5个深呼吸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5.心中默念 看到考卷头脑一片空白的时候,眼睛盯着这个题看,可以尝试把它默念出来,就是定定神,基本上就可以了。或者把卷子浏览一下也是可以的。但是最好的办法是事先就想到这些情况。比如说很有可能在考试当中头脑一片空白,出现这个情况怎么办?先想好一个对策,如心里默念一些什么东西,一会儿就过去了。
  (作者每周六有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