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6期

服药同时忌饮酒

作者:张揆一




  典型病例
  42岁的刘先生是公司的业务骨干,酒量一直很大,被同行称为“酒仙”。一天和同事在酒店吃饭,刚饮完一瓶啤酒,刘先生即出现面部发热、潮红,头痛、烦躁、心慌、气促等症状,被送进医院抢救。经过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及一系列的检查,确诊为“酒精中毒”,而不是同事揣测的心肌梗死。一位号称“酒仙”的男子汉,被一瓶啤酒“放倒”了,而且还到医院抢救才转危为安,是怎么回事呢?
  
  古人很早就懂得用酒来泡制药酒,中医还时以黄酒来作药引子,或炮制部分草药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药物都可以用酒精炮制或以酒为引子的,特别是西药。否则会发生副作用或毒性反应,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本文开头提及的刘先生就是因感冒,饮酒前服用了先锋霉素,此药属于头孢菌素类药物,进入人体后容易与体内的乙醛脱氢酶(解酒酶)结合,使乙醛脱氢酶失去活性。此时若饮酒,酒精进入人体而不能与乙醛脱氢酶结合,会使酒精在体内蓄积浓度升高,毒性增强,进而出现头痛、心慌等症状。
  以下常见药物应用时要特别小心:
  灭滴灵 使用灭滴灵若同时饮酒,可产生醛中毒症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昏眩、运动失调,甚至呼吸困难。
  降血糖药 注射胰岛素期间不可同时饮酒,否则会引起严重低血糖和不可逆的神经系统病变。对口服降糖药——降糖灵、优降糖、甲苯磺丁脲(D-860)等,服药期间饮酒也会导致严重低血糖,严重者可引起昏睡等反应。此外,D-860可阻碍乙醇代谢,若同时大量饮酒可出现乙醛中毒症状。
  安眠药、含镇静剂药物 酒精有麻痹和镇静作用。喝酒后,神经系统的反应性因为酒精的作用而下降,使人变得迟钝和麻木,如果再服用安定、利眠宁、安眠酮等,可使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引起呼吸麻痹,血压下降,使心脏、大脑供血不足,产生缺氧而死亡。包括具有镇静作用的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扑尔敏、非那根等),以及含上述成分的感冒药(如速效伤风胶囊、克感敏等),有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心跳减弱。
  避孕药 如果经常喝酒,会使避孕失败,因为酒精会加速避孕药的代谢。
  非微粒体酶制剂 某些头孢菌素、甲硝唑、灰黄霉素、妥拉苏林、保泰松、吩噻嗪类等药物可阻断乙醇的代谢产物进一步转化成乙酸,导致体内乙醛蓄积,可出现“双硫醒样反应”(呼吸困难、恶心、头痛、皮肤潮红、低血压)。应注意,病人停止用药后的几天内也不可饮酒。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苯乙肼、优降宁、痢特灵等药物可增加机体对乙醇的敏感性,出现恶心、腹痛、腹泻、呼吸困难、头痛等不良反应。服这类药物期间及停药后两周内都不能饮酒。
  降血压药和利尿剂 服用这些药物时饮酒,可加重体位性低血压,甚至发生休克。
  抗结核药和甲氨蝶呤 同时饮酒,可使这些药物的肝毒性增强,引起黄疸、转氨酶升高。
  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扑热息痛、镇痛片等)乙醇能促进胃酸分泌、损害胃黏膜,若与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合用,可增加药物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危险。乙醇还能抑制扑热息痛的排泄,若同时使用超剂量的扑热息痛,可引起严重的肝坏死或肝昏迷,甚至导致急性肾衰竭致死。
  洋地黄类强心药 服用这类药时饮酒,可因血中钾离子浓度下降,使患者易出现中毒症状。
  硝酸甘油 乙醇与该药合用,能引起低血压,严重时出现心血管性虚脱。
  中枢性抑制药(水合氯醛、安定等)和抗凝血药(双香豆素类)少量多次饮酒加速这些药物代谢;长期大量饮酒则抑制这些药物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