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7期
学会养生不“苦夏”
作者:达美君
室内温度适宜,户外防止中暑
夏季,老人卧室要保持通风阴凉,适宜温度为21~28℃之间,合适湿度应在30%~70%之间。湿度太高会使人闷热,应开窗通风,湿度太低,可用湿布拖地板。“不得于星月下露卧”,不要“贪凉兼汗身当风而卧”。
老人在夏天应适当减少户外活动,以免中暑。如在户外发生头痛头晕,耳鸣眼花,恶心无力,口渴出汗等,是中暑先兆。此时应及时离开高温环境,转移到清凉通风处,少量多次饮水,每次不超过300毫升,切忌狂饮,以免引起反射性排汗亢进,而发生电解质紊乱。如症状严重,立即送医院抢救。
正确按摩,强身健体
夏天,户外活动减少,可进行室内按摩强身,如摩头梳发,搓耳抹面,敲肩背腰腿,按揉涌泉。可配合“咽津法”:坐位,用舌头轻舔上腭,并沿牙龈一周正反若干次,直至满口生津,分三次徐徐咽下。可反复6~9次。唾液是人体津液,珍如甘露,称之为“金津玉液”,能灌溉脏腑,润泽肢体皮毛,故古语曰:“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还可配合按摩腹部:双手叠放于肚脐,顺、逆时针方向各按揉50次,用力适度,呼吸自然,持之以恒。增加腹部血流量,提高肌肉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使胃肠黏膜产生足量的前列腺素,有效防止胃酸分泌过多,促使脂肪的吸收和运输,加强消化、吸收和排泄,防止、改善便秘。还可平肝息火,血脉流畅,改善睡眠。按摩后腹内产生温热感、饥饿感、肠鸣音、排气等,皆属正常现象。
少看电视,多听音乐
老人不要多看电视,每次30~40分钟必须休息。中医认为“目得血而得视”,故慎防“久视伤血”,损害视力。可多听音乐,悠扬舒缓的旋律对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可改善大脑及神经系统功能,协调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使血流畅通,心情轻松,增加消化液分泌,对提高人的修养和健康都有重要意义。并可根据喜好选择地方戏曲、评弹、相声,自得其乐,安度苦夏。
吃喝亦有道
天热多汗,老人要多饮(少量)凉开水,或水中酌加食盐。可适量吃些瓜果、果汁,既可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又能中和体内积聚的酸性代谢产物,使血液、体液保持弱碱性,恢复疲劳。亦可少量吃些冷饮,但如有偏头痛史者尽量不吃,以免发生“冰淇淋性头痛”(额部跳痛)。
茶饮亦是老人夏日理想饮料之一。茶微甘微寒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清热不伤阳,辛开不伤阴;芳香微甘有醒胃悦脾之妙。提神醒脑,增加记忆,消食降脂,抑菌消炎。幽香扑鼻,齿颊留香,心旷神怡。但茶饮不可过浓,午后晚上不宜饮用,以免过度兴奋,心跳加速,小便频数,影响睡眠。绿豆汤、绿豆粥(或加百合)亦适宜老人食用。绿豆,享有“济世之良谷”之美誉,富含植物蛋白、赖氨酸、饱和脂肪酸、钙、磷、铁、维生素A、B等营养成分,具有清热消暑,解毒凉血之功。
老人夏天易食欲减退,应选择清淡芳香的食物,清淡易消化,芳香可醒胃。进食要定时定量,可提高胃液分泌量,增强食欲。如鹌鹑蛋(可加杜仲、枸杞子一起炖煮)、黑木耳(可加金针菜、排骨同炖)等,是炎夏理想的保健滋补食品。
(作者每周二下午、周五上午在上海曙光医院有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