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2期
从“林黛玉”之死谈起
作者:苏定冯
医生水平有高有低,中医西医都一样,但中医医生的差别可能更明显。据说以前上海市评选过中医的十大名医,王翘楚医师是其中一位,擅长失眠的治疗。施明医师是他的学生,他在今年第3期写了一篇文章:《对症下药,有效防治失眠》。施明大夫不仅对失眠有研究,对诊治咳嗽也有专长。十多年前,本人长期咳嗽,口服抗生素未愈,改用庆大霉素加皮质激素蒸汽吸入,有效。几次后不再有效。找施明医师开了一张中药处方,服用几天后有效,连续服用2周,不再咳嗽。几年后,咳嗽又发,找某医院中医科主任看,开方服用,未见效。后几经周折,又找到施明医师,再服他开的方剂,又有效,至今未再咳。问题是这样的中医师现在很难找到,可能与当前的教育体制有关。全国中医药大学到处都有,许多学生毕业后改行。学生在读期间对中医中药没有兴趣,主要精力学英语。在硕士研究生复试中,一个中药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不知道“补阳还五汤”的成分,也不知道“四物汤”组成,最后问他“独参汤”的组成,他也不知道。希望有关部门改变策略,减少学校和学生数量,提高质量。采用老师带徒弟的方式,发扬光大祖国医学。否则中医将不像中医。
中医讲整体、讲调理,西医讲精确、讲治疗,各有所长。西医为主体,中医做辅助,必要时或可能时中西医结合,共同治疗,这是我国医疗事业的基本方针,也是现状。关于在什么情况下看中医,什么情况下看西医,很难界定。老百姓很难把握。
这里试着列出特别提倡选用中医药的情况:(1) 症状很多,检查“无病”。有些中老年病人,这里痛、那里不舒服,但经西医检查基本全正常,“没有病”,但病人确实不舒服。中医辨证施治往往有良效。(2) 功能紊乱,无从下手。包括胃肠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等。西医往往无从下手,中医长于调理。(3) 单一症状,久治不愈。比如上述提到的慢性咳嗽,还有长期腹泻、便秘等等。(4) 大病初愈,需要调理。大病或大手术后,西医的医嘱是“休息”。此时,经中医适当调理,有利于健康。另如中风后遗症也适合中医治疗。(5) 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如果一个人同时有许多种病,但都不重,如果用西医的对症治疗,需要同时服用许多种药物,这时中医可以发挥特长,辨一证而治多病。(6) 西医治不好的病。如晚期肿瘤不能手术也不能化疗的病人。还能列出许多。中医治疗指的是辨证施治,不是指用名目繁多的中成药。
不推荐中医治疗的情况:(1) 西医可以用手术治愈的疾病。(2) 急性病、危重病。(3) 西药有非常明确疗效的病。例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中药最多只能用做辅助治疗。(4) 感染性疾病,特别是有特效对抗药的感染性疾病。以上仅供读者朋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