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2期

哮喘的体质食养

作者:匡调元




  哮喘是一种男女老少都可能罹患的多发病,虽然好发于冬春两季,但平时也不少见。严格说来,哮与喘是两种不同的病症:哮喘是一种突然发作以呼吸短促、喉间哮鸣有声为临床特征的疾病;而喘即喘气,以气息急促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往往是许多急、慢性疾病过程中的一个症状,只有当喘成为这些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证时才称为哮喘。
  哮病,西医学则称其为支气管哮喘或哮喘性支气管炎,以肺内支气管的痉挛及支气管炎症、痰液分泌增多导致不完全阻塞及呼气困难为其病理特征。
  哮喘病的病因是很复杂的,有先天的遗传因素,有时可见一家中有几个哮喘病人;也与后天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有关,如空气污染,饮食不当,包括吃了某些导致其过敏反应的食物,如海鲜、虾、蟹等 ;还有烟酒无度,或房事过劳等,其中与饮食的关系尤为密切。
  因为哮喘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往往是多种病因与多种发病机制夹杂在一起,其中的规律不易被一般人所理解、掌握,以致被列为难治之病。据我的临床观察发现,此病的发病经过及其症状与病人的体质类型密切相关。虽然哮喘病的共同症状是哮鸣与咳痰,但其兼夹的临床表现却各不相同,它们恰恰代表了病人的体质特征,必须予以重视,并据此而区别对待。我认为体质是本,病症是标。治病应该标本同治才是上策。一般中医内科学对发作期病人常按寒热两纲将哮喘分为冷哮与热哮;对缓解期则按脏腑学说大致分为肺脾两虚型与肺肾两虚型。当哮病危症发作时则可见阳气暴脱之败象。下面将分析各型哮喘之体质类型及其食疗的具体方法:
  
  一、冷哮
  
  一开始可见怕冷、发热、咳嗽、流涕,随即见喘促,喉中痰鸣如水鸡声,不得平卧,痰多稀薄呈白色,兼见面色苍白或青灰,背冷,口不渴,舌质淡而尿清长。冷哮多发于迟冷质或倦质者,他们平时“能(读作耐)夏不能冬”,常在冬天发病而夏天好过。上海地区多在每年十月后发病。他们不论在发作期或间歇期都应该吃热性食物,如生姜、胡椒、花椒、韭菜等,尤其是核桃仁,每晚临睡前吃3〜5个,去壳连紫皮同食,加一薄片生姜同嚼吞咽则更好。忌吃寒性食物,包括生冷瓜果,如西瓜、梨、苦瓜等。冷饮是绝对禁忌的。
  
  二、热哮
  
  临床症状除哮喘及咳痰之外兼见面赤、口渴、喜饮水,大便秘结而尿色黄,其痰多黏稠而色黄,有时可见少许血丝。此型多发于燥红质者。他们与冷哮恰恰相反,“能冬而不能夏”,相对而言,冬天好过而夏天难熬。他们的饮食也与冷哮相反,应多吃寒性食物,如苦瓜、番茄、西瓜、香蕉、苹果、马兰头、荸荠等。上述热性食物当忌,误食后常常使症状加剧,甚至引起鼻血、便血等不良反应。
  
  三、湿哮
  
  按中医学理论分析,哮喘病的发作都与痰浊内伏有关,并且强调痰湿往往是哮病的宿根,即潜匿着的病根,往往在此宿根的基础上感受风寒、暑热或饮食不当而诱发。因此,哮喘病人必夹痰,只是轻重不等而已。如果寒热为次而以痰湿为主时即形成湿哮型。其临床表现可见胃脘胀满、头昏晕欲呕吐、恶心、腹满,痰特别多,时稠时稀,时黄时白,大便稀薄,小便混浊而多泡沫,舌苔腻,或厚或薄,或黄或白,此型多见于腻滞质者。他们应该多吃有利湿作用的食物,如白萝卜、冬瓜、茯苓、白扁豆等,忌吃养阴留湿的面、蜂蜜、酒(包括白酒、黄酒及啤酒)及含碱的食物如百叶、素鸡、馒头等。在此特别强调,此型病人不宜吃人参、西洋参及党参等补品,因为它们都有留湿等作用,误补后则痰胶黏难清,致使哮喘绵绵难尽而变症丛生。
  
  四、夹瘀哮
  
  此型较少单独存在,临床上多以“并发”的姿态出现,即在上述三型的基础上再加上“瘀”的病变。此型多见于老年人及频频发作多年的年轻人。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多血管硬化倾向,年轻人则由于反复发病而引起肺内小血管阻力增加导致右心功能不全,且其血液多瘀滞所致。临床上多兼胸闷痛,面色晦暗、唇紫、舌质青紫或见瘀点。他们应多吃具有活血化瘀功能的食物,如山楂、黑木耳及鸡内金等,具有强心平喘功能的银杏是很理想的食物。
  对哮喘夹痰的患者我重点推荐鱼腥草。鱼腥草是食物,在四川民间叫扎耳根,味辛性微温,有小毒,含挥发油,其中有抗菌作用很强的鱼腥草素,它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我常用它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重度哮喘及各种皮肤炎症。2003年全民抗击SARS的战斗中,鱼腥草是立了大功的。鲜鱼腥草200克,每天1次凉拌吃 ;或干草30克煎水服,一日1剂,连服一周。自有抗炎、增强免疫的疗效。
  (作者每周四全天、五下午1:00〜4:00在上海市石门一路67弄1号上海市名老中医诊疗所有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