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2期

乳腺炎如何用药

作者:陈莉颖 陈红风




  新妈妈们为了宝宝的健康,大多坚持母乳喂养。然而由于哺乳期调护不当等原因,新妈妈们容易患急性乳腺炎,而且绝大多数是发生在月子里。急性乳腺炎是发生在乳房部的最常见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乳腺导管内积存乳汁,细菌从乳头破损处或乳管入侵,宿乳成为细菌极好的营养基,迅速繁殖引起感染。乳腺炎发病初期多表现为乳房局部肿胀疼痛,或发热,或出现结块,排乳不畅。如果不及时处理,乳房肿块逐渐增大,红肿疼痛,体温可高达39℃以上,甚至化脓破溃。新妈妈们在治疗哺乳期乳腺炎时,害怕药物会通过乳汁进入到宝宝的身体里而影响婴儿健康。因此,患乳腺炎后如何科学选择药物很重要。
  
  西药首选青霉素和头孢
  
  乳腺炎常见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抗生素主要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等。其中,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药物有一定的肝脏毒性,在使用期间,必须停止哺乳,因此,临床上不常使用。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很少进入乳汁,而且副作用小、效果较好,成为治疗乳腺炎的首选药物。青霉素种类很多,常用的是青霉素钾盐和钠盐,对繁殖期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且对人体毒性较小,一般静滴给药效果较好,在临床使用最多。头孢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与青霉素相似,都是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而产生杀菌作用。第一代头孢中头孢拉定对耐药性金葡菌有迅速而可靠的杀菌作用;第二代头孢中的头孢呋辛和头孢克洛对金葡菌也有高度的杀菌作用,副作用较小,使用较安全。
  不过同样也不要忽视药物的副作用,部分患者对青霉素过敏,严重时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而头孢菌素和青霉素有部分交叉过敏性。另外,这些药还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皮疹等不良反应,如果较长时间、较大剂量地使用,仍可能对肝肾功能、神经系统产生副作用,同样也会影响母亲和宝宝的健康,而且可导致妈妈患侧的乳房肿块难消。致病菌可能对青霉素类老药产生耐药,导致青霉素类药物抗菌作用减弱或丧失。此外,哺乳期还要避免使用喹诺酮类、四环素类药物,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盐酸米诺环素等,以免影响婴儿的骨骼发育。
  
  中医按摩、内服、外用并举
  
  中医药对于乳腺炎的治疗更为安全、有效。乳腺炎早期多由于乳汁瘀积、排乳不畅引起,多数妈妈会选择使用吸奶器将瘀积的乳汁吸出。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吸奶器仅对畅通的乳管起作用,而对堵塞的乳管并无作用。中医治疗乳腺炎分为手法按摩、内服、外用三部分。在乳汁瘀积初期,用按摩法治疗能够使瘀积的乳汁逐步排出,结块消散、炎症随之消退。中药辨证内服适用于乳腺炎各期,不仅能起到消炎的作用,还能畅通乳络、散结消肿、透脓托毒、生肌收口,适当的调养还可以提高妈妈的抵抗力。初期局部外敷金黄膏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若对金黄膏过敏,可改用青黛膏治疗;白玉膏涂沫于皲裂的乳头可滋润肌肤、促进伤口愈合。更重要的是哺乳期辨证使用中药,不影响妈妈和宝宝的健康。乳腺炎早期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可以继续哺乳。如果需要,也可使用中药内服和外敷进行断奶。
  在妊娠期、哺乳期注意适当的调护十分重要,包括精神调摄、乳房乳头防护、良好的哺乳习惯等,尽量避免发生乳腺炎。一旦发生乳腺炎,必须及时治疗。不过“是药三分毒”,在治疗中即使使用中药,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安全可靠。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每周一〜六全天有乳腺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