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3期

八味药“治气虚百病”

作者:陈 洁




  “补中益气丸”源于700多年前,名医李杲(gao)的传世名方之“补中益气汤”,是现今最常用的中成药之一。
  
  “脾胃论”的代表方
  
  要说“补中益气汤”,就不得不提李杲的从医历史。
  李杲,晚年号东垣老人,所以后人也称其为李东垣,他可是中医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传奇人物,是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公元1180年,李杲出生在今河北省正定一富庶的书香家人,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聪颖好学。然而在其青少年时期,母亲患病,却被庸医乱投药治死。李杲后悔不知医术而失去至亲,便持千金向当时赫赫有名的张元素(也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学医。数年后,李的医名就高于老师。
  这个时期,正逢中原战乱,百姓处于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中,饥饿、劳役以及精神上的创伤,加上疾病流行,百姓们苦不堪言。已是名医的李杲发现,许多人并非病死,而是被庸医误治身亡,主要的问题在于,错将“内伤发热”误诊为“外感风寒发热”。这两者有何区别呢?“外感风寒发热”很常见,类似于现在的“感冒”、“肺炎”等,但当时许多人发热实际上是由于长期营养不足,身体虚弱,中气不足,虚火上炎。那么,应当以“扶正”之法来补养身体,若用发散风寒等“祛邪”的方法会更加伤及人的元气,岂不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李杲又结合自身脾胃虚弱、精神不佳的切身体会,奋笔疾书,在《脾胃论》一书中提出了“内伤热中证”,进一步阐述“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的观点,告知天下医生要注重顾护人的脾胃,培养元气。补中益气汤便是他常用来治疗疾病的代表方剂。
  
  “气”与脾胃的关系
  
  先贤们用充满想象力的辩证观点指出,人之所以存在,有血有肉、能说话吃饭会哭笑,都是因为有“气”。这个气和我们呼吸的空气是不同的,是构成我们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精微物质,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往往称为元气。人的“气”主要从三个地方而来,由先天父母遗传来的“精气”、后天从空气中吸进来的“清气”以及通过脾胃消化吸收饮食而得的水谷之气构成。
  李杲在前人理论上进一步提出,脾胃对于后天元气的培养最为重要。假如脾胃虚弱,元气生化无源则易百病丛生。这个观点不仅对当时的医界同仁如饮醍醐,更给后世医家如朱丹溪、薛己、张景岳、叶天士等以巨大的影响。
  
  脾胃气虚会有哪些表现
  
  比如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白、大便稀溏、脉虚软无力,还可能伴有气虚下陷和气虚发热的症状。气虚下陷以内脏下垂为主要特征,如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等;气虚导致的发热往往有些特点,比如手心热甚于手背,伴自汗等。符合以上综合症状的便是补中益气汤(丸)的适应证了。
  
  八味药“治百病”
  
  补中益气丸(汤)共八味,分别是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甘草。方中黄芪甘温,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辅以党参、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合黄芪以益气补中;陈皮理气和胃,当归养血和营,用少量升麻、柴胡,助主药以升提下陷之阳气。诸药合用,则脾胃强健,中气充足,气陷自举。
  现在临床上,补中益气丸(汤)可用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诸如营养不良、贫血、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支气管炎、肺心病、低血压、白细胞减少症、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脱肛、便血、慢性胆囊炎、胃下垂、泌尿系结石、失眠、重症肌无力、眼睑下垂、月经不调、男性不育症等等。
  不过切勿把它当成“神药”包治百病,一定要辨证施治,确实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之证,才可用此药治疗,每有良效。在日常生活中,也应留意顾护脾胃,饮食有节、避免情绪不佳、适度锻炼等。
  
  服用注意事项
  1.不适用于恶寒发热表证者,暴饮暴食、脘腹胀满实证者。
  2.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3.高血压患者慎服。
  4. 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本品宜空腹或饭前服为佳,亦可在进食同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