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4期

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

作者:刘鹏飞




  刘鹏飞,教授、主任医师。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的第一位博士后,也是国内肝胆外科界的第一位博士后。从事肝胆外科工作二十余年,对肝癌的诊治以及抗复发处理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已主刀完成各类肝癌切除手术逾千例,迄今尚无手术死亡。刘鹏飞教授尤其强调规范化治疗原则,同时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肿瘤之一,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严重危害着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曾被称为 “癌中之王”。
  由于体内神经分布的特殊性,肝癌早、中期,基本没有特殊不适的症状,患者本人以及家人极难察觉,一旦出现相关的不适症状,肿瘤多数已到了救治困难的晚期。据统计,早、晚期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相差可达40个百分点左右,前者高达70%以上,而后者约在30%左右甚至更低,因此,能否早期发现肝癌就成了是否能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所在。
  
  早期发现肝癌可做那些检查
  
  答案是规范的定期检查,最简便有效也最经济的是 :甲胎蛋白(AFP)、B超。
  血液AFP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高度专一指标,约70%〜80%的肝癌患者AFP会升高,可在肝癌相关症状出现前6〜12个月作出诊断,诊断准确率达98%(有2%假阳性),标准是AFP大于或等于400微克/升持续1月以上,或大于、等于200微克/升持续2月以上。如果AFP没达到上述标准但却持续性升高,也应引起高度警惕。遗憾的是约有20%〜3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并不升高。
  B超检查是另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它的特点是对人体无伤害、无痛苦、价格便宜,可以随时反复使用,而且非常有效,由于其扫描的连续性(CT、MRI等为间断扫描),它对肝脏的检查很少会发生遗漏,但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责任心要求较高。
  CT、MRI以及其他的检查不必作为每次必查的项目。
  
  哪些人群应进行定期检查
  
  这要根据肝癌的发病原因来决定。
  1.肝硬化病人属于肝癌的高发人群在全球范围内,有约70%的原发性肝癌发生于肝硬化的基础之上,研究发现约9.9%〜16.6%(最高报道达51.1%)的肝硬化患者最终会转化为原发性肝癌。当然,并非所有类型的肝硬化都有相同的肝癌转化率,它主要发生在肝炎后性肝硬化患者身上,而其他类型的肝硬化如酒精性、血吸虫病性、胆汁性肝硬化等肝癌的转化率就要低得多。
  所以,肝炎后性肝硬化患者定期检查的频率应该较高,系统的检查以3个月1次为宜。
  2.病毒性肝炎与肝癌的关系密切到目前为止,与原发性肝癌关系较为明确的肝炎病毒有乙型、丙型及丁型肝炎病毒。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的关系最为密切,肝癌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约为90%。
  一般情况下,肝炎病毒导致肝癌是以大家所熟悉的“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后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三步曲的方式完成。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慢性肝炎可以不经过肝硬化而直接演变为肝癌,如塞内加尔大约有62%的肝癌患者没有肝硬化而仅仅为肝炎病毒感染(即HbsAg阳性),这可能是肝炎病毒以基因整合的形式在短时间内直接导致肝癌发生之故。
  中国台湾一项涉及22 707人的大规模前瞻性研究发现,乙肝病毒携带人群(即HbsAg阳性)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比非携带人群高出200多倍,而我国成年人中HbsAg阳性人群约为总人口的10%。
  因此,HbsAg阳性人群以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发人群,适宜的定期检查至少应2次/年,而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检查频率应更高,以1次/季度为佳。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也与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据国外研究证实,丙型肝炎病毒导致肝癌的概率远高于乙型肝炎病毒,且丙型肝炎的症状较乙型肝炎更轻,因此,丙型肝炎感染患者也应及时定期检查,频率不应少于2次/年。
  我国丙型肝炎感染率明显低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以输血感染为主。
  3.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与肝癌密切相关肝癌高发区(如江苏启东、广西扶绥)人群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饮用死水、地表水为主,或土壤中缺硒、高铜、高锌、高钼,或喜食含高亚硝酸盐食物的地区等)应该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以1次/年为宜。对于一些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如长期大量饮酒(瑞典研究发现,重度饮酒者患肝癌的危险性增加4倍)、吸烟(有报道HbsAg阳性携带者吸烟量每日超过20支,患肝癌的危险性增加3.3~8.2倍不等,尤以50岁以上人群为甚)、喜食含高亚硝酸盐食物(如腌腊制品、咸鱼咸肉、腌酸泡菜等)以及摄入多量含高黄曲霉素食物(如不合格的花生酱、霉变粮食制作的不合格糕点等)等人群亦应定期检查,至少1次/年。
  4.年龄是重要因素肝癌高发年龄在40〜60岁左右(肝癌高发区年龄更低),从性别看,男女之比约5.91。此外,有肝癌家族史者也应高度警惕,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