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6期
助听器与人工耳蜗
作者:江德胜
江教授:助听器不是简单的商品,可以随便到商店去买来用的,其道理与配眼镜需要验光一样,有个匹配的过程。配用助听器之前,首先要做电测听,根据反映听力性能的听力图,可以表明耳聋的性质和损失听力的程度,这是选配助听器的大致“处方”。过去的助听器不仅性能较差,种类较少,可供选择的余地不大,最差劲的是耳机像统一号码的鞋子,以大、中、小三号来凑合使用,很难与个人的外耳道相合,不仅扩音的效果不好,更有一种啸叫声让人受不了。随着科技发展,各种型号、性能的新助听器相继问世,除了对极度听力损害还无能为力外,各种性质、不同程度的耳聋均可通过选配合适的助听器,有效提高听力水平,并可充分利用残余听力,改善语言交流能力。
佩戴助听器就像新装的假牙,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适应期为1〜3个月,老年人则更长一些。初用助听器,不宜到喧哗嘈杂的环境中去,应先试听单纯的响声,如敲门、流水、脚步声,还可以在宁静的空房间内进行自我训练,自己发音自己听,照镜子对口形,在此基础上再练习听广播或看电视,并熟悉和正确运用各种调节开关和旋钮,在熟练使用2〜3个月后,更要重新调试音调及相关装置。
问:配戴助听器会不会加重耳聋?
江教授:正确使用助听器有助于提高听力,并延缓听力衰退,但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加重耳聋的程度。有些劣质或低档的助听器不时发出的嘈杂声令人头晕脑胀。有的还产生一种啸叫声,专业术语称声反馈,长期不断地刺激内耳,无疑成为一种有害的噪声,必然会进一步损害听功能。优质及高档的助听器可能会滤去周围环境的一切噪声,而只剩下面对面的人口述的说话声,即使在菜场、超市内多种声干扰的情况下也能使用。总之,根据聋者听力程度选配音量合适的助听器,才能防止因助听器的原因加重听力损害。至于每天使用助听器的时间,也应限制在15小时以内,这与正常人不宜长时间使用Mp3等是一样的道理。
问:对严重耳聋者来说,助听器亦难有作为,恐怕只能寄希望于人工耳蜗。哪些患者适合作人工耳蜗呢?
江教授:严重的感音神经性聋难治,那是因为内耳的听毛细胞一旦受损就很难恢复,无法将外界传来的声音转变成生物电信号。而人工耳蜗具有类似听毛细胞的功能,能将声音转换成电流,刺激残存的耳蜗听毛细胞,使人产生听觉。适宜作人工耳蜗埋植手术的对象主要有两种:
1. 在已掌握语言后双耳听力致重度以上聋者,他们在植入人工耳蜗后能很快利用人工耳蜗的信息而理解语言。
2. 先天性耳聋患者在2〜6岁时植入为最佳时机,因为这是语言发育的宝贵阶段,而且越早手术,效果越好。植入后患儿能处在一种有声音与语言的环境中,这是学会语言的重要保证。有一点要说明的是,经过人工耳蜗刺激产生的声音仅是一种感受信号,与正常人听到的声音有很大差别,这就需要通过一段听觉康复时期,进行听觉调试和语言训练,才能逐渐适应并能听到清楚、舒适的声音,这就使全聋者产生一种安全感,并促进他们与社会交流,解除心理孤独。电子人工耳蜗是一种永久性植入医疗装置,其使用寿命一般在数十万小时,足以终身为聋者服务。
聋者是社会中一个弱势群体,但是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成才者亦数不胜数,像音乐大师贝多芬、发明家爱迪生、演千手观音的邰丽华等人,都是如此。他们是生活中的强者!而且,耳聋者的视觉、触觉、振动觉等比常人更为灵敏,因此不要为此伤心绝望。请相信“你行,我也行”!
(作者每周一下午有特需门诊,每周二上午有特需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