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8期

警惕慢性脑供血不足

作者:赵 静




  什么是脑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类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功能的障碍。脑供血不足的病因与脑动脉硬化有关。主要病因有:(1)某些动脉血管腔狭窄或血管痉挛,通过的血流量减少,致使所供应的脑区发生供血不足;(2)血流动力学障碍,当血压降低,心脏搏出量减少时脑组织供血不足;(3)某些原因造成的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缓慢及血液成分的改变,也可发生及供血不足;(4)微血栓形成,微血栓即动脉搏粥样硬化的板块脱落,在血流中形成微栓子,随血流到小动脉而堵塞血管,则会出现脑局部供血不足。
  
  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常见于老年期及老年前期患者,以反复头昏、头重为主症, 可伴有视力模糊、四肢无力、麻木等症,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但客观体征较少,除了部分病例发现眼底动脉硬化外,一般无神经系统局灶性体征和颅脑影像学异常,上世纪90年代前,这些患者往往被诊断为脑动脉硬化症,但于1991年,日本第16次脑卒中学会正式将其命名为慢性脑供血不足。
  由于CCCI病程较长,又无明显客观体征,很多患者检查完头颅CT或MRI无异常就认为没事了,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其实CCCI是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如积极有效地治疗有可能阻止脑梗死的发生,减少其发病率。因此应该在神经内科专业医师指导下监测各种危险因素,如血脂、血流动力学、血栓前状态指标,通过TCD(经颅多普勒,利用超声波来检查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的一种技术)检测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方向、频谱及音频,能较准确地反映脑动脉狭窄、痉挛及梗死等。通过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斑块、狭窄率等判断中风危险程度。综合分析所有危险因素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防止脑梗死的发生。
  另外,多数CCCI患者经常伴有失眠、多梦、心境低落、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焦虑、抑郁症状,这是由于CCCI患者存在着大脑皮层、额叶、颞叶血流灌注降低,情感中枢、边缘系统受到影响,以及一些神经内分泌因素的改变,带来一系列脑功能障碍,而焦虑性或抑郁性神经症又进一步加重头痛头晕,引发了一系列恶性循环,因此应该重视此类症状,在治疗脑供血不足的同时也要改善焦虑与抑郁症状,由于西药类抗抑郁剂有些患者不愿接受,新型中药制剂乌灵胶囊也可解决这类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考虑联合应用。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咨询治疗。
  (作者每周三上午有专家门诊)
  
  脑供血不足的生活调养
  早睡早起;适当锻炼,如快走等;一定要吃早餐,吃饭清淡为好,不要油腻辛辣。建议脑供血不足者饮食上要远三白(糖、盐、猪油),近三黑(黑芝麻、蘑菇、黑米)。从营养价值看,四条腿(猪、牛、羊)不如两条腿(鸡、鸭),两条腿不如一条腿(蘑菇),一条腿不如没有腿(鱼)。经常吃海带、河鱼,鱼油可减低脑细胞死亡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