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0期

肺心病的中医治疗

作者:张惠勇 耿佩华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一种因肺、胸廓或肺血管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动脉高压,继而导致右心功能不全的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均可转变成肺心病,出现呼吸和心力衰竭,甚至死亡。肺心病的患者可见胸闷,气急喘促,动则加剧,心悸、肢体浮肿等症状。
  每年冬季来临,肺心病进入高发期。由于气温低、室内外温差大,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外感而诱发。西医一般采取抗感染、平喘、利尿强心等治疗方法,但只能缓解急性期症状。且长期反复使用抗生素、激素后疗效不佳,副作用也很大。
  祖国医学将肺心病归属于“肺胀”、“喘证”、“心悸”、“水肿”等范畴。早在东汉时期就对其有了初步的认识,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中提到:“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与现在临床上肺心病的症状非常一致。
  中医认为肺心病的病因起先以肺气虚为主,后出现气阴两虚,再逐渐发展为阳虚。由于反复感受风、寒、暑、湿等外邪,促使病情进行性加重,继则影响脾、肾,后期及心。病程中可形成痰、瘀等病理产物,常虚实兼夹,互为影响。
  
  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强调治病求本,当遵循急者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原则。根据患者体质、症状表现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扶正固本与祛邪兼顾。具体来说,可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辨证论治。
  急性期以祛邪利气为要,采用温宣、清肃、祛痰、降气平喘等法。稳定期则以扶正补虚,培补摄纳为主,采用补肺、纳肾、益气、养阴、固脱等法。
  急性发作时咳、痰、喘症状加重见咳嗽多痰、痰白而稀为主的寒痰壅盛者拟化痰理气为主,予二陈汤、三子养亲汤佐以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细辛,或加服中成药苏子降气丸;咯吐黏稠痰色黄,或伴发热、汗出等痰热较著者,治以清肺化痰,常用方为桑白皮汤加鱼腥草、金荞麦等,或贝羚胶囊、金荞麦片等成药;咯痰清稀、尿少肢肿、心悸阳虚水泛者可用五苓散合真武汤加葶苈子等温阳化饮,泻肺利水。
  稳定期肺气亏虚者常见气短、自汗、怕风、易感冒,可予玉屏风散、补肺汤加少许健脾化湿药,或常服利肺片,有很好疗效;肺肾两虚、肾不纳气者见动则气促、气短乏力、自汗、盗汗,可用补肺纳肾、降气平喘之人参蛤蚧散加金匮肾气丸等,亦可用蛤蚧定喘胶囊等。
  “久病必瘀”,“瘀”是形成肺心病的主要环节,既是发展过程中必然的病理产物,又是加重疾病的重要原因,故治疗始终不忘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法能降低血黏度和循环压力,改善缺氧,减轻肺水肿,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多选用如川芎、红花、丹参、葛根、当归、灯盏花等草药。亦有将有效成分提炼制成口服成药,如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滴丸、银丹心泰滴丸等均可使用于病程较长,见胸闷痛,舌质紫暗等瘀象明显的肺心病患者。
  
  日常生活保养
  
  肺心病多由外感而复发,因此要特别注重增强体质。平日里可做一些呼吸操和适当的锻炼运动。季节变换时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日常饮食宜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中医讲究“天人合一”,生活要有规律,以顺应自然。此外,在夏天也可以做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的治疗,就是民间常说的“冬病夏治”。每年冬至前后根据个人不同体质与临床表现,请中医师辨证论治开一些膏方,可以起到根本性的调理作用。常艾灸或按摩足三里、气海、关元、肺俞等穴位亦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起到保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