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0期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施治
作者:顾 耘
气虚表现为胸闷、心悸,神疲乏力、气短、动则汗出,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脉虚无力。
治拟补气养血,选用人参养营汤:人参、黄芪、白术、茯苓、麦冬、甘草、地黄、当归、白芍、远志、五味子。或选用炙甘草汤:炙甘草、玄参、桂枝、生姜、麦冬、酸枣仁、阿胶、生地、麻仁等。
阴虚表现为胸痛隐隐、心悸,夜寐不宁,口干舌燥,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拟养阴,选用生脉饮:生地、玄参、麦冬。若患者口干、五心烦热症状突出,选用天王补心丹,治拟滋阴清火,养心安神,药用人参、玄参、丹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辰砂等。
阳虚表现为胸闷痛、心悸,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唇甲暗紫,舌质淡胖水滑,脉沉细。
治拟温阳,选用右归饮,药用熟地、山茱萸、枸杞子、杜仲、山药、甘草、附子、肉桂。若兼有水肿时,治拟温阳利水,方用真武汤:茯苓、附子、白术、白芍、生姜等。
血虚表现为胸痛,心悸,失眠,头晕眼花,面色无华,爪甲淡白,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拟养血补血,选用四物汤:当归、白芍、生地、川芎。或选用八珍汤 :当归、白芍、生地、川芎、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
寒凝表现为胸痛掣背,遇寒痛甚,心悸,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质暗,苔白,脉沉细。
治拟辛温通阳,开痹散寒。选用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白酒。若疼痛无休止,可加用芳香温通止痛药,如苏合香丸。
痰浊表现为胸闷如窒,肢体沉重,泛泛欲吐,形体肥胖,苔浊腻,脉滑。
治拟通阳泄浊,豁痰开结,选用栝楼薤白半夏汤:栝楼、薤白、半夏。
血瘀表现为胸痛如针刺,心悸不宁,入夜更甚,舌质紫暗,脉沉涩。
治拟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选用血府逐瘀汤 :当归、川芎、生地、赤芍、桃仁、红花、柴胡、枳壳等。若血瘀疼痛较轻者,可选用丹参饮:丹参、檀香、砂仁等。
(作者每周一、周二上午有专家门诊)
小贴士
食疗及外治法
除了药物治疗,平时食疗可用三七酒、当归酒、红花酒、人参丹参山楂酒,取适量药物置白酒中浸15〜30天即可食用,每日早晚10〜15毫升。此外,可用丹参红枣粥等进行调养,取上述药物适量煎汤取汁饮用或煮粥食用。
还有贴敷法和佩药法,简单易行,可供参考。
贴敷法:可根据辨证处方制成膏药,如:红花、三七、地龙、白芷、乳香、没药、沉香各10克,冰片4克,丹参30克,麝香0.5克,牙皂6克,当归15克。研粉末制成药膏,或药饼两块,外敷于虚里(心前区)、檀中(前正中线平第四肋间隙)、心腧(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腱之间)、阿是穴(压痛点)。往往较口服药物疗效持久,并可预防发作,尤其对夜间发作者。一般1〜2天换药一次,10天为一疗程。
佩药法:也可用上述药物研粉装入布袋,制成背心或佩袋,穿(戴)在胸前防治冠心病。1个月为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