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0期

源远流长说香菜

作者:傅维康




  说到香菜,大概很多人曾经食用过,有的人对它的独特芳香可能还留下美好的真切感受。
  香菜的最早发源地主要在欧洲地中海沿岸及中亚地区,据说早期欧洲人把它的有异味种子作为刺激性药剂用于防治胃痉挛等,后来才把香菜用于食物的调味。香菜之传入中国,据西晋张华《博物志》载说,是西汉朝廷派遣张骞率众出使“西域”返回中原时,带回了香菜种子栽培繁衍,逐渐扩展到中国大部分地区。香菜传入中国之初,人们称它为“胡荽”,“胡”是指它从西域传入;“荽”的含义,据明代《本草纲目》的解释,是说胡荽的“茎柔、叶细,而根多须,绥绥然也。”所谓“绥绥然”,是形容生长茂盛繁密。
  公元319年,山西上党武乡人石勒(274-333)在山西及北方一部分地区建立后赵政权,自称赵王,因他是羯族,对羯族被称为“胡人”很厌恶,禁止其部下和所统治的百姓提到“羯”和“胡”字。东晋时的《邺中记》载:“石勒讳胡,胡物皆改名。胡饼曰麻饼,胡荽曰香荽。”虽然,石勒禁止人们用“胡”字,但在许多地方,香荽仍常被称为胡荽、胡菜。另也有把胡荽称为“荽”,“”字是指植物的茎、叶分布聚散状。而胡荽的别名芫荽、莞荽、园荽、延荽等,可能是根据荽谐音所衍生。至于香菜之名,出现似乎较晚,见载于宋代文献。
  香菜的最大特点是芳香独特。香菜的治病效用,归纳中医文献之记述,主要有通窍醒脑,发表升散,麻疹畅透,气香爽口,消食化积,利大小便,化痰,止头痛,减鱼和肉腥骚,促产妇泌乳等。此外,胡荽或胡荽子可用于外治某些疾患,例如牙齿疼痛。唐代《外台秘要》记载 :“胡菜子五升,以水五升,煎取一升,含漱。”对于脱肛,唐代《食疗本草》介绍 :秋冬捣胡荽子,醋煮熨之,甚效。
  现代学者研究得知,香菜的独特芳香,主要是癸醛、壬醛、芳樟醇、乙酸龙脑脂等挥发性成分,香菜中其他含量较多者为胡萝卜素、维生素C、纤维素和钾,此外还有碳水化物、尼克酸、钙、磷、镁、钠、锰等。据报道,食用香菜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与辅助医疗效果主要有:帮助消化排泄,促进麻疹透发,防治泌尿道感染,活跃血液循环,改善寒性体质,增强对风寒感冒的防治效果等。中医学认为,香菜性味辛散,有些人不宜多食。例如,孕妇、病后初愈常有气虚者、狐臭者、皮肤骚痒及服补药者。
  用香菜调配作食疗,菜式很多,简便者例如:长时间停留在冷气空调房间内,身体对体温的调节受到影响而欠佳,导致轻微头痛、恶心、食欲不振时,取香菜、葱白、冰糖合煮饮服,能舒解上述症状。或者,取陈皮、生姜和粳米煮粥,盛入碗内,拌适量鲜香菜进食,有助人体散寒、止头痛、健胃、消食。对于声音嘶哑者,取香菜与冰糖饮服,能润燥生津,恢复声带发音功能。
  应用香菜于食疗保健,近年来更有所发展。日本有些人把洗净的香菜泡于沸水后作茶饮,据认为它帮助人体排油脂的效果优于柠檬茶和薄荷茶。在2007年,东京出现了以香菜搭配做成诸多菜肴的餐馆,其中还有香菜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