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1期

中风早期康复治疗很关键

作者:王 凯




  【典型病例】张伯伯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胃溃疡,平时经常去医院看病,血压和血糖控制得还较理想。近些天来天气变凉,张伯伯早晨醒来后突然感觉右侧肢体不能活动,说话言语不清,被家人急送医院。经磁共振(MRI)检查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立即抢救治疗,两周后病情稳定下来了,但还留有右侧偏瘫,不能行走的后遗症,医生建议转入康复医院进一步治疗。
  血压和血糖控制得好好的,怎么还会得中风?中风后康复能恢复到什么程度?中风以后还会复发吗?带着这些疑问,张伯伯来到了我的康复门诊。
  
  在门诊经常会遇到类似的病人提出这些问题,看来许多病人并不真正了解中风。所谓中风是由于脑内血管破裂,血管腔内血栓形成或栓塞而引起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主要表现为偏瘫、失语、认知障碍。上海每年中风新发病例2.4万,1万人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80岁以上发病人数明显增多,目前有低龄化趋势。在我国城市中,中风已列为死因排第一位的疾病。
  中风的常见诱因是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畸形、其他血栓脱落等。基本上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两类。缺血性中风占全部中风的80%,最常见有脑梗死,特点常在安静状态下发病,无明显头痛和呕吐,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伴有神经症状或体征,MRI或CT可帮助诊断。出血性中风占全部中风的20%,常见有脑出血,经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伴有头痛、呕吐和血压增高,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他神经系统局灶症状,患者常有高血压病史,CT可作明确诊断。存活的中风患者中,有70%~85%会再发中风。
  中风的发生看起来突然,但也有先兆可察觉,主要有四个方面:
  1.思维障碍表现为对人物、时间、地点的认识力下降,反应迟钝。
  2.记忆力障碍对远期和近期事情的记忆能力下降,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健忘。
  3.感觉障碍表现出肢体麻木,甚至眼前发黑。
  4.运动障碍感觉手脚活动不便或嘴角抽动,经常无原因地跌倒。如以上症状能早期发现,3个小时以内送至医院及时抢救,就能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许多人认为,中风康复治疗是在药物治疗稳定后再进行理疗、针灸、推拿等。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往往会错失早期康复的最佳时机。
  我们应用现代康复医学技术,早期治疗,能达到最佳效果。现代康复医学技术是将物理、作业、语言、心理等不同专业的治疗手段结合起来,对患者进行综合评定、联合治疗,在生理、精神和语言上,最大可能地恢复患者受损的功能。
  对于中风患者,当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小时,开始有警觉,对痛有反应,具备一些交流能力时,即可进行康复治疗。包括康复师对患者治疗中风和并发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部感染等)进行功能评估,制定训练计划;物理治疗师(PT)训练患者的肌力、关节活动度、平衡能力、心肺功能,使其恢复坐、站和行走能力;作业治疗师(OT)训练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吃饭、穿衣等,提高认知、独立、休闲能力;言语师训练患者的语言交流、吞咽功能;心理师治疗常见的忧郁和焦虑症,改善心理障碍;理疗师针对关节疼痛、肌肉软瘫或痉挛进行对症性治疗;中医师对患者进行针灸、推拿、药熏;康复护士则帮助患者,摆放良肢位、预防褥疮,宣教康复知识等,使患者和家属一起朝康复目标努力。
  通过运用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能大大提高中风患者的躯体功能,语言功能,改善精神功能,减少并发症,最终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作者每周四上午有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