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12期

吸烟伤肺又伤心

作者:李伟霞 傅 华




  在各种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中,吸烟是导致全人群死亡的首位原因。烟草烟雾中含有几百种已知的有毒或致癌物质,且不存在所谓的安全暴露剂量,对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均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在常吸烟者中, 有1/4以上的人会发生早死。目前,全世界每隔10秒钟就有一人因接触烟草而患病死亡,每天有13 000多人死于烟草。按照该速度计算,到2030年,每年死于烟草的人数将上升到1 000万。这个数字高于其他任何原因造成的死亡,也高于同一年中死于肺炎、腹泻、结核和分娩综合征的人数总和。不仅如此,接触二手烟(指因接触一位每周吸烟超过1天,每天吸烟超过15分钟的人,而被动吸入的烟草烟气者)对健康的危害也非常严重。
  美国卫生总署署长2006年的报告明确指出,接触二手烟是造成非吸烟者肺癌、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的重要原因。吸烟者的配偶因吸入二手烟而患肺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高出2~3倍,二成儿童患癌症的原因与父亲吸烟有关。在婴儿期和儿童期暴露于烟草烟雾环境对呼吸系统的损害尤其不利,会增加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耳炎、慢性呼吸道疾患、哮喘的危险性,降低儿童肺功能的生长发育速度。
  
  吸烟危害呼吸系统
  
  在烟草烟雾的长期刺激和毒害下,可使呼吸道黏膜细胞发生炎症改变及吞噬能力下降,纤毛运动减弱,免疫力下降,为病原体的侵入和炎症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弥漫性炎症的反复发生,引起肺泡组织纤维化,弹性减小,最后引起肺气肿。这些阻塞性肺疾患又使小气道阻力增加,肺泡缺氧而引起微血管收缩反应,形成肺动脉高压,加重心脏负担,导致肺心病的发生。
  同时,吸烟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每支烟中约含20~40毫克苯并芘,这是一种极强的致癌原和致突变原。苯并芘经代谢激活后具有致突变作用,成为致癌物,引起人体肺组织癌细胞的发展和转移。
  一项全球吸烟归因死亡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全球吸烟归因死亡数484万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高达97万,吸烟导致全球肺癌死亡数达85万。肺癌是吸烟归因死亡比例最高的疾病,约71%的肺癌死亡是由于吸烟导致的。日本有学者在一项有关已婚妇女的研究表明:丈夫不吸烟,妻子也不吸烟,妻子的肺癌标化死亡率约为8.7/10万;丈夫每日吸烟1~19支,妻子不吸烟,妻子的肺癌标化死亡率为14/10万;丈夫每日吸烟20支及以上,妻子不吸烟,妻子的肺癌标化死亡率为18/10万;而吸烟女性的肺癌标化死亡率约为31/10万。由此可见,主被动吸烟均大大增加了患肺癌死亡的危险性,且被动吸烟量与肺癌死亡率具有正相关关系。
  
  吸烟危害心脑血管系统
  
  烟草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和尼古丁是香烟导致心脏病的两大罪魁祸首。一氧化碳使进入心肌的氧含量减少,而吸入的尼古丁又增加心脏做功,使心脏耗氧量增大,从而导致心肌缺氧,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变窄)和血栓的形成,从而导致慢性动脉损害和心肌梗死。同时,吸烟还能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
  烟草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虽然吸烟者和非吸烟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对危险度低于患肺癌的相对危险度,但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群基数很大,烟草使用导致超额死亡的绝对数是相当大的,大于烟草导致肺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总数。在由吸烟导致的主要疾病死因中,心脑血管疾病是吸烟归因死亡数最多的疾病,2000年由吸烟导致全球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数约为169万,占全部心脑血管疾病死亡11%。研究结果证明,在50岁以前,吸烟者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是不吸烟者的5~6倍。对于心血管疾病来说,吸烟不仅是其中的一个危险因素,还能增强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的作用。研究证明,吸烟和高胆固醇以及高血压联合作用比各危险因素单独作用的风险更大。
  近年来,肺癌、脑卒中、冠心病等与烟草相关疾病的死亡率快速上升。根据卫生部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显示,仅肺癌的死亡率近三十年就上升了465%。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据估计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约占全球吸烟者的1/3。 再者,我国接触二手烟的情况也非常严重。我国目前被动吸烟者约有5.4亿,其中15岁以下的儿童1.8亿。我国非烟民接触二手烟的比例为53%,在住房内接触二手烟为82%,在公共场所占67%,工作地点占35%。因此,可以想象在未来的几十年中,烟草将给我国带来多么沉重的负担和损失。
  吸烟伤肺又伤心。作为人类死亡主要的、可预防的危险因素,政府应从立法、创建无烟环境、加强健康教育、设立鲜明的警示标志、提高卷烟价格,禁止各种性质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手段等,多方面控制吸烟和保护非吸烟者免遭二手烟的危害。吸烟者也应从自身及周围人的健康出发及时戒烟。非吸烟者除尽量避免二手烟影响外,还应勇于站出来,积极劝阻周围的吸烟者戒烟。
  总结为一句话就是“要健康,请远离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