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10期

日光过敏:生活也可充满阳光

作者:李 斌 肖秀丽




  甘肃省康县刘读者来信说,她今年34岁,自去年初夏起患了日光性皮炎(对日光过敏),先是两侧面颊发红、灼热、有点微肿,然后瘙痒,并散布针尖般水泡,用过很多抗过敏药物,病情反复发作多次。她问该怎样防治日光性皮炎?有没有适合她使用的防晒霜?为此,本刊特约皮肤科博士撰文解答。
  
  日光过敏医学上称为日光性皮炎,是指在阳光照射后局部皮肤发生的急性炎症反应,常发生于春末夏初皮肤被晒黑之前。日光性皮炎的发生和个人体质、肤色深浅有关。体质弱、肤色浅的人易发生且症状会更重;还与照射时间长短、范围大小有关,如高原地区更易发病。此外,有的人服用了某些药物,如磺胺、氯丙嗪、灰黄霉素等,或吃了某种含有朴啉类感光性蔬菜、野菜,如苋菜、灰菜、紫云英、槐花等后再晒太阳,也会发病,此即植物-日光性皮炎。
  引起日光性皮炎的光线主要是波长为290~320纳米(nm)的中波紫外线。其作用于皮肤,除日光直射外,约一半是通过大气层散射而来,因此,即使在雾天也可发生日光性皮炎,病情可因日光强度、曝晒时间及范围大小而不同。
  防治日光性皮炎关键的问题是防晒,而且动手要早。特别是对阳光照射比较敏感的人,外出时一定要采取防护措施,如撑阳伞或戴遮阳帽,穿长袖衣、长筒裤,着浅色服装。外露皮肤可涂遮光剂:如10%氧化锌霜、5%二氧化肽霜、5%对氨基苯甲酸酊、二羟基丙酮霜等。市面上销售的防晒霜也可选用,一般包装盒上标有防晒因子SPF值(SPF=防晒剂防护皮肤的最小红斑量/未被防晒剂防护皮肤的小红斑量),说明该防晒剂防晒时效的长与短,代表了一定的防晒能力。SPF值最低应为2~6,高强为12~20,一般用15就足够了。SPF值越高,产生过敏的几率也越大,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用。
  另外,经常参加户外活动,使皮肤逐渐产生适当的黑色素,以不断增强皮肤对光线的耐受性,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又一关键。对日光耐受性较差的人,可采取逐渐暴露日光浴方法。开始时间不要太长,选择早晚阳光不太强的时候,然后逐渐延长时间,长期坚持会慢慢收到效果。
  如已发生日光性皮炎,除注意避免日晒外,主要采取局部外用药物疗法,以消炎、止痒、止痛为原则。一般外搽炉甘石洗剂或振荡洗剂;或用马齿苋煎水湿敷;也可用3%硼酸水冷湿敷,每天2次,每次10~20分钟;或外用2.5%消炎痛溶液;也可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以减轻局部症状;全身可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赛庚啶、氯雷他定等,严重病人可口服强的松等激素类药物;平时可适量服用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对阳光敏感者在夏季可随时服一些清热凉血除湿类的中成药,如龙胆肝丸、导赤丹、栀子金花丸、牛黄清心丸、清肺抑火丸、人丹、十滴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