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第10期
防治心脑血管病良药——阿司匹林
作者:徐济民
的确,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镇痛退热药。当头痛发烧时就会很自然地想起它。然而,阿司匹林的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用途对很多非医务人员来说,却是一团雾水。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阿司匹林除了能镇痛退热外,还可有效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它可使使血栓素生成减少(这种物质生成增多会使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增多),从而起到抗血小板和抗血栓形成作用,因而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止血栓形成、减少脑梗死高危人群的发生率,具有一定作用。
大量的临床观察证明,部分冠心病或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某些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能减少致命和非致命性冠心病的发生,也能降低中风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曾有一项“高血压最佳治疗(HOT)研究,将9399名高血压病人分为服用和不服用阿司匹林两组,通过比较发现,服用阿司匹林组,心肌梗死发生减少36 %,心血管急性发生减少15%。但是在服用阿司匹林的病人中发现有胃肠道症状如胃出血明显增加,脑出血的发生却很少。因此,对有胃病、血小板减少或平时有皮肤或牙龈出血等倾向者,应慎用阿司匹林及同类抗血小板药物,以免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
必须指出,在高血压病人中,如化验检查发现血小板聚集增加伴血粘度升高,或者对已经发生过脑梗死、冠心病或糖尿病的病人,血小板常处于过度激活状态,都应常规服用阿司匹林,以抑制血小板功能,防止血栓形成。
心内科目前常用的阿司匹林为肠溶片(每片25毫克),其主要目的是以减少胃粘膜刺激,或用水溶片剂(巴米尔片,每片0.1克)。每日50~75毫克为常用剂量,最大剂量每日也不超过100毫克。在服药期间应注意皮肤及牙龈有无出血倾向,并定期复查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