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1期

回家咱漫漫

作者:梁 良

  暮色降临,华灯初照,各色各样的灯光在蒙蒙细雨中显得格外美丽,但也格外凄切。
  一个多月前,此刻正是常芳收拾好东西下班的时候,她已挎好小包满怀信心地回家呢。而今天,路还是那条路,人还是那个人,但她却不愿早些回家,只想在这条路上漫无目的地徘徊,逗留,希望就这样永远闲走下去。
  天空的小雨淋湿了常芳的发丝,可她却感觉不到雨的存在。也许老天也是有感情的,高兴则晴,悲伤则雨;如果是这样,那你就哭吧,雨后又可晴呢。但是常芳呢,哭对她有用吗?那已呆了20年的办公室,那个比家还熟悉的办公室,能哭回来吗?哭能扭转失业的遭遇吗?哭能为快40岁的自己找到一份工作吗?
  暮色映照在常芳的脸上,使她显得特别憔悴,有些深陷的眼眶里那双无神的眼睛,充满着一种比死亡还可悲的眼神。自从一个月前厂里宣布下岗失业的名单以来,常芳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她埋怨自己,为什么这么倒霉,失业名单里有她的名字;她找过领导,但领导表现出来的困难好像比她还难;最后,她还使出了泼妇耍横的手段;但这些都无法改变她下岗失业的厄运。
  慢慢地走着,常芳快到家了。以往她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戴好围裙高高兴兴做饭。正读初三的孩子冬冬,吃完饭还得去上晚自习。而在车间干体力工作的丈夫,也一身疲惫地正等着她做一桌香喷喷的饭菜呢。一家人,虽然日子过得不算宽裕,但和和睦睦的,她对这个家充满了爱。而现在,她仿佛没兴致做饭了,但她还是强忍着自己内心的痛苦,每天为家人操劳着。只有在忙碌中,她才能感到自己还是一个有用的人;只有在忙中,她才会得到一些安慰。也许家务活,是她以后唯一可做的事呢。
  这样想着想着,不知不觉中,常芳已走到大院。她遇到了同事郭玉。郭玉比她小6岁,但与她一起失业。与郭玉寒喧了几句,知道她已经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常芳的心酸了一下。以往郭玉在车间工作,算蓝领吧,自己在办公室工作,算白领吧,见面打招呼,都是自己要神气得多。而现在,自己不知为何,说话变得底气不足。
  常芳埋着头,继续往前走,她怕此时遇到其他还在上班的同事,不论怎么说,失业就是一件丢面子的事情。而那些同事仿佛是故意在她伤口上抹盐似的,见面不问别的,只问最近有没有找到新工作,问完后,就满面春风地擦身而去。常芳还怕见邻居,总觉得他们都在嘲笑自己失业了似的。以前,她可不是这样,对邻居很热情,左一声“大妈”,右一声“大姐”。现在她远离她们了,象躲瘟疫一样躲着她们。
  终于回了家。迎接她的是冬冬,一个挺聪明也挺听话的孩子。看着女儿脸上单纯的微笑,常芳的心又有些痛。这个从未买过油盐酱醋的孩子,肯定无法体会到失业将带来的困难。她很想扑过去,抱着孩子痛哭,并告诉她:“孩子,母亲失业了,也许以后不能供你念好大学了,要是你父亲哪一天也跟着失业,我们这个家,包括你的美好前途可能就这样毁了。”可是她最终没有把话说出来,然后到厨房忙去了。
  丈夫回来了,说了一些单位上的趣事,常芳听了,干笑了两声,还是提不起精神。丈夫很爱她,自从听她说失业以来,没有半点责备。他知道,常芳一向自尊心极强,这件事对她肯定有很大的刺激。他很想安慰常芳,但不知怎么说,只会一句话:“别去想烦人的工作了,失业就失业吧!”在这种情况下,常芳会“唉!”的一声长叹,应着他,然后又把自己抛向消沉中。看着常芳独自忍着这份煎熬,看着她一天天瘦下去,这个做丈夫的心疼不已。
  
  医生点评:
  
  对很多人来说,工作不仅是一份酬劳,同时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工作能为他们带来归属感,满足感。但是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下岗人员,构成了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失业是一个重大的应激事件。除此之外,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碰到其他各种应激事件,这时,个体就会采取各种方式来摆脱困境,这即为心理学所说的“应付”。
  个体所采用的应付方式会影响其对环境的适应效果,对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对于某些人来说,面临困难、挫折时,他们会感到无力控制和应付,表现出怨天尤人、自怨自艾、无可奈何、放弃努力等失助性反应,陷入极度的消极情绪中。
  常芳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的心理反应,正是由于她失去了工作这一重要的生活支柱,同时又采取了消极应付的缘故。一方面,她对前景和生活感到担忧,无力应对;另一方面,她又自我否定、退缩,忽视了自己的价值以及可从社会中利用的各种资源。
  困难,对于每个人来说,既是挫折,又是挑战。关键是如何看待,如何面对。如果一直深陷消极中,采取否认或者回避的态度,不但于事无补,还会影响身心健康。因此,有效的方式应该是:积极调整心态,坦然接受困难,客观评价自我,充分利用社会性的有利资源,走出失业的阴影,去创造自己新的价值!
  (作者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