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2期

中年人如何科学进补

作者:汪宗俊




  人到中年,精血失衡,脏腑渐衰,科学地进补可以调理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各方面的盈亏,使机体恢复平衡,正常运转。
  
  一、进补宜"对号入座"
  
  中医主张根据人体阴阳盛衰寒热虚实的不同,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四大型,并作对症进补。
  阴虚
  阴虚是指机体精血精液营养物质的亏耗。多表现为手足发热、潮热盗汗、失眠心烦、面部烘热、口干渴饮、大便秘结等,常见于形体瘦弱的中老年人及患有肺结核、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长期使用激素的病人。药补应该选择麦冬、百合、玉竹、冬虫夏草、黄精、灵芝等。食补则选银耳、花粉、燕窝、芝麻、龟、鳖等。
  气虚
  气虚是指人体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或适应能力下降,多表现为精神萎靡、四肢乏力、眩晕气短、动辄心慌、易于感冒等。常见于年老体弱及神经衰弱、贫血、低血压等病人。药补应选择人参、黄芪、山药、莲子、芡实等。食补有火腿、猪肚、泥鳅、羊肺等。
  血虚
  血虚即贫血所造成的一系列表现,如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指甲色淡、视物模糊、眩晕耳鸣、头昏心悸、四肢麻木等。用药可选择阿胶、当归、首乌、桂圆、红枣等。食物补品有鸡蛋、猪肝、花生、菠菜、鳝鱼、海参等。
  阳虚
  阳虚指阳气虚弱、机体的功能衰退、代谢低下、热量不足,临床表现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色苍白、夜间多尿、小便清长、大便稀烂、性欲低下、阳痿滑精等,多见于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慢性肾炎、肾上腺皮质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病人、肥胖病人体力虚弱者。可选择含有蛤蚧、鹿茸、肉桂、刺五加、菟丝子、仙茅、胎盘、海马等温热助阳之品。食补应选择羊肉、狗肉、牛肉、桂圆、核桃、红枣等。
  
  二、要加强消化功能
  
  膏滋药是冬春进补中经常用到的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它具有纠偏祛病、协调阴阳、补益气血、增进体力与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但体质虚弱的人使用时应特别注意。这类人一般消化功能较差,且伴有胸闷、泛酸、嗳气、厌食、大便稀烂或便秘、舌苔厚腻等,若服用膏滋药,更会发生食欲不振、胃部胀满等症状。需先用消导药(俗称开路药),如陈皮、半夏、川朴、枳壳、神曲、山楂等,连服1~2周,以运脾健胃、理气化湿,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达到预期效果。
  此外,进补者若有便秘、机体消瘦、食欲不振等现象,同样不容忽视。可服大黄制剂,使大便通畅,食欲增加,利于进补。
  
  三、要注意剂型与服法
  
  目前市场上的中药补品名目繁多,除传统的丸、散、膏、丹、酒剂外,尚有胶囊、口服液、冲剂等,应合理选用。如补膏较滋腻,就仅适用于冬令服用,春季不适合;人参酒、十全大补酒等,胃溃疡病人就不宜服用;单味人参、西洋参的用法与疗效息息相关,如含化法虽较方便,但有效成分难以全部溶出;炖服法费时久,难以坚持;茶饮法经开水多次冲泡,浓度降低,故选用冲剂为好,且应用足剂量与用够疗程。